腦室出血術后康復不佳行走不正怎么辦
上一年公公突然間暈倒,送到去醫院治療,診斷為腦室出血,出血量為80毫升.做開顱手術一個月后出院,現在堅持做針灸和鍛煉.現在雖然是可以慢慢的走動了,但是走不得正,沒有像正常人那樣走。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你好,腦出血的恢復期最好是在三個月之內,在這三個月一定要多多注意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配合著針灸推拿按摩來進行輔助治療。腦出血的恢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一時要一步步的慢慢來。才能恢復健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腦出血如果在一年內無法恢復正常,就不好恢復了。
2019-03-14 09:0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腦室出血術后康復不理想,行走不正,可能與神經損傷、肌肉力量不足、平衡障礙、康復訓練方法、心理因素等有關。 1.神經損傷:出血可能影響了控制運動的神經,導致行走姿勢異常。可通過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來促進神經修復。 2.肌肉力量不足:長期臥床或康復不夠會使腿部肌肉力量減弱。需要針對性的肌肉訓練,如深蹲、抬腿等。 3.平衡障礙:腦部損傷可能影響平衡感。可進行平衡訓練,如單腳站立。 4.康復訓練方法:不恰當的訓練方式效果不佳。應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 5.心理因素:患者可能因患病產生心理壓力,影響康復積極性。需要心理疏導,增強信心。 6.其他因素:如術后并發癥、基礎疾病等也可能影響康復。要定期復查,及時處理。 腦室出血術后康復是一個長期過程,患者和家屬要有耐心和信心,堅持科學的康復訓練和治療,逐步改善行走狀況。
2025-02-11 13: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啊,很遺憾的告訴你,腦出血的后遺癥是無法100%恢復的,目前臨床上針對腦出血急性期的治療主要是防止顱內壓過高的治療,從而防止致命的腦疝形成.對于急性期以后的偏癱等后遺癥,現在只能采取康復治療,促使病人功能的恢復,讓其生活能夠自理而重返社會.
2015-12-18 2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需要多長時間因人而異,要根據你的體質及出血部位來決定.不知道你的出血部位是哪里?一般15天左右就差不多了,但要能自理最起碼一月,不要活動的太急,以免再次出血.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可以喝蜂蜜,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2015-12-18 19: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出血后遺癥的治療關鍵在于早,早期治療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復可能性,腦出血患者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把握好最佳治療時機,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診療。
2015-12-18 19: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自發性出血,病因多樣,絕大多數是高血壓小動脈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稱高血壓性腦出血.心理護理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每日3~4次,幅度次數逐漸增加.隨著身體的康復,要鼓勵病人自行功能鍛煉并及時離床活動,應嚴防跌倒踩空.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1)上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2下肢功能鍛煉.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相信經過努力會慢慢恢復的,不過不能全部恢復的
2015-12-18 16: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