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淋巴管瘤
患兒北京兒童醫院診斷為::頸部淋巴管瘤.約十天前局部A組溶血性鏈球菌注射一次,在治療前即有輕微感冒癥狀,近倆天加重,吃飯減少,咳嗽,少量咳痰,流涕,乏力,喜睡,曾一度高燒39度,對癥處理后未再發熱!!!請問:和治療藥物副反應有關嗎?可以用抗生素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頸部囊狀淋巴管瘤-治療 (一)期待自愈對于較小局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不予治療.因為部分淋巴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趨勢.對于病變雖較廣泛,但無呼吸,吞嚥困難征象和其它嚴重并發癥者,可暫不作處理,觀察隨訪~2年,若未見消退或反而增大者,再予治療. (二)注射療法以往認為局部注射硬化劑治療淋巴管瘤的方法無明顯效果.近年應用抗腫瘤藥物博萊霉素(bleomycin)作局部注射療法,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完全消退和顯著縮小者可達70%.可能是通過抑制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和化學刺激物使間質纖維化的雙重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 博萊霉素有水劑和乳劑兩種,使用水劑量先配成1mg/ml的濃度,以每次劑量0.2~0.3mg/kg注入淋巴管瘤內,每周1次,3~10次為一療程.使用乳劑時每次0.6mg/kg,4~6周后重復,總劑量不宜超過5mg/kg,據認為乳劑比水劑效果更好,副作用較少.注射后1~2周內局部有一過性腫脹,然后逐漸縮小,硬結,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當天或次日有發熱38℃左右,偶有腹瀉,嘔吐.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肺纖維化. 應用OK-432進行局部注射療法,先將一個臨床單位(1ke)的OL-432溶解在10ml生理鹽水內,穿刺油液后等量的OK-432溶液注入瘤腔內,一次注入量以不超過2個臨床單位為限,觀察2~4周后追加注射1~2次. 由于注射療法較為簡便,對組織破壞少,可避免因手術而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況且手術往往亦難以完全切除,所以可作為囊狀淋巴管瘤的首選療法. (三)手術治療手術切除雖然仍為淋巴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目前不主張毫無指證地對任何類型的淋巴管瘤進行手術.醫學教育網整理頸部淋巴管瘤有向縱隔,胸腔擴張趨勢,有引起呼吸困難可能,影響進食,并經注射治療無效者,才是手術適應證.淋巴管瘤并發感染時不宜手術,須先行控制感染.囊內出血并非手術禁忌.
2015-12-19 13: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孩子還太小,建議你最好在多注意觀察孩子一段時間是比較好的,也可以給孩子用局部理療的方法給孩子治療一段時間是比較好的,如果還是不太好的話,建議你最好等孩子在大一些的時候在考慮手術治療效果比較好.
2015-12-19 06: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淋巴管瘤并非真性腫瘤,而是一種先天性良性錯溝瘤.由于胚胎發育過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與淋巴系統隔絕后,所發生的腫瘤樣畸形.約半數在出生時即已存在,90%以上在2歲以內發現.男女發生率大致相仿.囊狀淋巴管瘤好發于頸部,又稱囊狀水瘤.是臨床上最多見的,約占3/4,其余見于腋部,縱隔,后腹膜和盆腔.治療上(一)期待自愈對于較小局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不予治療.因為部分淋巴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趨勢.對于病變雖較廣泛,但無呼吸,吞嚥困難征象和其它嚴重并發癥者,可暫不作處理,觀察隨訪~2年,若未見消退或反而增大者,再予治療.(二)注射療法以往認為局部注射硬化劑治療淋巴管瘤的方法無明顯效果.近年應用抗腫瘤藥物博萊霉素作局部注射療法,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完全消退和顯著縮小者可達70%.可能是通過抑制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和化學刺激物使間質纖維化的雙重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從組織學來看,對間質較多的類型如單純性和海綿狀淋巴管瘤的作用較差,而對間質和的類型如囊狀水瘤的作用較好.實際應用亦表明如此.以上是對“頸部淋巴管瘤”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19 04: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首先感謝您的提問.淋巴管瘤是由擴張的及內皮細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結締組織所共同構成的先天性良性腫瘤,內含淋巴液,淋巴細胞或混有血液.按照構成組織的淋巴管腔隙有大小不同,可以基本是哪個分為毛細胞淋巴管瘤,海綿竇裝淋巴管瘤和囊狀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是有內皮細胞排列的腔隙而構成,其中含有淋巴液.在單純淋巴管瘤,腔隙位于真皮上部,表皮可萎縮或增生,有些腔隙可在表皮內,類似血管角化瘤,角化過度可有可無.本病是一種淋巴管的良性過度增生.囊性則含有大的囊腔.壁厚,內含膠原,有時還有平滑肌.往往位于真皮深部,并可延伸至下方的肌組織或其他結構,以上各型均可合并有血管瘤成分.單純性淋巴管瘤患者可以應用電干燥,冷凍或激光治療.囊性及海綿竇狀者對放射線不敏感,應進行手術切除,海綿竇狀者常易復發,需要進行根治性手術.您的孩子治療也是很好的方法,注射硬化劑后淋巴結就會變硬,很正常的.
2015-12-18 22: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淋巴管瘤并非真性腫瘤,而是一種先天性良性錯溝瘤.由于胚胎發育過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與淋巴系統隔絕后,所發生的腫瘤樣畸形.約半數在出生時即已存在,90%以上在2歲以內發現.男女發生率大致相仿.囊狀淋巴管瘤好發于頸部,又稱囊狀水瘤.治療措施:一)期待自愈對于較小局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不予治療.因為部分淋巴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趨勢.對于病變雖較廣泛,但無呼吸,吞嚥困難征象和其它嚴重并發癥者,可暫不作處理,觀察隨訪~2年,若未見消退或反而增大者,再予治療. (二)注射療法以往認為局部注射硬化劑治療淋巴管瘤的方法無明顯效果.近年應用抗腫瘤藥物博萊霉素(bleomycin)作局部注射療法,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完全消退和顯著縮小者可達70%.可能是通過抑制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和化學刺激物使間質纖維化的雙重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從組織學來看,對間質較多的類型如單純性和海綿狀淋巴管瘤的作用較差,而對間質和的類型如囊狀水瘤的作用較好.(三)手術治療手術切除雖然仍為淋巴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目前不主張毫無指證地對任何類型的淋巴管瘤進行手術.頸部淋巴管瘤有向縱隔,胸腔擴張趨勢,有引起呼吸困難可能,影響進食,并經注射治療無效者,才是手術適應證.淋巴管瘤并發感染時不宜手術,須先行控制感染.囊內出血并非手術禁忌.
2015-12-18 15: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