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人體的脂肪瘤和粉瘤在發病原因、生長部位、癥狀表現、治療方法以及惡變傾向等方面存在差異。 1.發病原因:脂肪瘤多因脂肪代謝異常,致脂肪組織沉積;粉瘤則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 2.生長部位:脂肪瘤可出現在身體有脂肪組織的任何部位;粉瘤常發于皮脂腺豐富的部位,如頭面、頸項和胸背部。 3.癥狀表現:脂肪瘤一般無明顯癥狀,瘤體較大時可能有壓迫感;粉瘤通常表現為圓形腫物,中央可見小黑點。 4.治療方法:較小的脂肪瘤可不處理,較大或影響生活的可手術切除;粉瘤多需手術完整切除,以防復發。 5.惡變傾向:脂肪瘤惡變罕見;粉瘤一般不會惡變,但合并感染時需先控制炎癥。 總之,脂肪瘤和粉瘤雖然都是體表常見的腫物,但在多個方面有所不同。若發現體表有腫物,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2-13 16: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皮脂腺囊腫,中醫稱“粉瘤”。主要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腫。囊內為白色凝乳狀皮脂腺分泌物。臨床表現1.常見于皮脂腺豐富的顏面部,小的如豆,大則可至小柑桔樣。囊腫呈圓形,位于皮內,并向皮膚表面突出,囊壁與皮膚緊密黏連,中央可有一小色素點。臨床上可以根據這個主要特征與表皮樣囊腫作鑒別?;野咨闋?、有臭味的內容物偶可流出。2.皮脂腺囊腫發生緩慢,呈圓形,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質地軟,無壓痛,可活動。一般無自覺癥狀。3.皮脂腺囊腫繼發感染時可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變軟、皮溫升高、疼痛、化膿。脂肪瘤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形成的良性腫瘤。多見于40~50歲的成年人。瘤體質地柔軟,圓形或分葉狀,位于皮下,可以推動;瘤體大小不等,小的如棗大,用手摸方能觸知,大的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膚正常。腫瘤單發或多發,見于體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為多見。多無自覺癥狀。血管脂肪瘤為一特殊類型的脂肪瘤,以年輕人較為多見,好發于下肢,可自覺疼痛,觸之亦有壓痛。臨床癥狀脂肪瘤有一層薄的纖維內膜,內有很多纖維索,縱橫形成很多間隔,最常見于頸、肩、背、臀和乳房及肢體的皮下組織,面部、頭皮、陰囊和陰唇,其次為腹膜后及胃腸壁等處;極少數可出現于原來無脂肪組織的部位。如果腫瘤中纖維組織所占比例較多,則稱纖維脂肪瘤。脂肪瘤大小不一,大多呈扁圓形或分葉,分界清楚;邊界分不清者要提防惡性脂肪瘤的可能。腫瘤質軟有彈性(注意與較大的囊腫區別),有的可有假性波動感。腫瘤不與表皮粘連,皮膚表面完全正常,基部較廣泛。檢查時以手緊壓脂肪瘤基部,可見分葉形態。皮膚可出現"桔皮"狀。腫瘤發展甚緩慢,大多對機體無嚴重不良影響,惡性變者甚少。
2015-12-19 09: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較小脂肪瘤,發展緩慢,無臨床癥狀者一般無需處理皮脂腺囊腫又稱粉瘤,非真性腫瘤,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多發生在頭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組織內也可發生
2015-12-19 08: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較小脂肪瘤,發展緩慢,無臨床癥狀者一般無需處理。皮脂腺囊腫又稱粉瘤,非真性腫瘤,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多發生在頭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組織內也可發生
2015-12-19 04: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