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宮內膜異位切除術后脂肪液化,二期縫合與否?
做了個腹壁子宮內膜異位切除手術,現在已經手術后13天了,檢查醫生說是脂肪液化了,換了幾天的藥,現在傷口開著,請問要不要二期縫合呀,醫生說不縫合就是長的慢一些,留的疤太大了,我就是怕二期縫合太疼,不知道怎么辦?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切除術后出現脂肪液化,是否進行二期縫合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包括傷口情況、患者身體狀況、愈合預期、疼痛耐受以及疤痕美觀度等。 1.傷口情況:若傷口滲出少,基底新鮮,肉芽組織生長良好,不縫合也可能逐漸愈合,但時間較長。反之,若滲出多,基底不新鮮,縫合可能更利于愈合。 2.患者身體狀況:身體狀況好,免疫力強,自身修復能力佳,不縫合也有較好的愈合機會。若身體較弱,縫合可能有助于加快恢復。 3.愈合預期:若患者期望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縫合可能是較好的選擇。 4.疼痛耐受:對疼痛敏感,懼怕縫合帶來的疼痛,可先觀察傷口愈合情況。 5.疤痕美觀度:在意疤痕大小,縫合后疤痕相對較小,但需承受縫合的疼痛。 總之,二期縫合與否各有利弊,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權衡后做出決定。
2025-02-13 21: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基礎治療積極控制血糖,糾正低蛋白血癥,糾正貧血,局部應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保持切口干燥,減少滲液形成,促進滲液的吸收。(2)根據切口及滲液的情況采取不同方法:①對切口滲液較少,表皮未裂開,液化范圍小、淺者,一般不拆除縫線,由兩邊向中央擠壓切口,將滲液盡可能排出后外敷碘伏紗條。有3例采取該法,經2~3次換藥后可按期拆線。②對切口滲液較多,愈合不良有8例,根據情況拆除1~2針縫線,高滲鹽水沖洗創面,置引流,紅外線照射切口,肉芽組織新鮮后行二期縫合或用蝶形膠布對合創口,經3~5次換藥可愈合。③切口全部發生脂肪液化不愈合,予以拆除全部縫線,反復沖洗切口。切口旁另開小口,放置一次性硅膠引流管,全層縫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接負壓引流。引流液減少后拔除引流管拆線。4例行切口內置負壓引流治療12~16天切口愈合。所有的患者酌情口服或靜脈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015-12-19 17: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生長繁殖而形成的一種婦科疾病。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這種異位的內膜在組織學上不但有內膜的腺體,且有內膜間質圍繞。在功能上隨雌激素水平而有明顯變化,子宮內膜異位癥即隨月經周期而變化,但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響,能產生少量“月經”而引起種種臨床現象。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有時與病變程度很不相符,臨床表現很嚴重的患者,其病變可能是輕度的或局限的,而病變廣泛甚至盆腔解剖結構嚴重變形的患者,其臨床表現卻很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