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皮疹愈合后仍持續存在的疼痛,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神經阻滯等。常見藥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噴丁、阿米替林等。 1.藥物治療:普瑞巴林能減少神經遞質釋放,緩解疼痛;加巴噴丁通過調節鈣離子通道發揮作用;阿米替林可改善睡眠和緩解疼痛。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2.物理治療:如經皮神經電刺激、激光治療等,能促進神經修復,減輕疼痛。 3.神經阻滯:將藥物直接注射到受損神經周圍,阻斷疼痛信號傳導。 4.中醫治療:針灸、拔罐等中醫療法,有助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5.心理治療:部分患者因長期疼痛出現焦慮、抑郁,心理治療可改善心理狀態。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以減輕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2025-02-14 00: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病,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蛇串瘡”,俗稱“串腰龍”.該病春秋季多發,愈后一般不再復發而獲得終身免疫.帶狀皰疹是怎樣發生的一般情況下,長期潛伏在機體神經細胞里的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是不會發病的.但當人們患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或其它惡性腫瘤時,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砷劑等重金屬藥物和放射線治療,以及外傷,過度疲勞時,人體抵抗力低下,這種病毒就會沿神經到達相應神經支配的皮膚而發病.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內傷,導致肝膽火盛;或脾濕郁久,濕熱內蘊,外受毒邪而發生.怎樣才知道患的是帶狀皰疹病該病的發生以老年人,青年人和虛怯體質居多,且多在春,秋季發病.一般發病前往往有發熱,倦怠,食欲不振等前軀表現.該病的病毒主要累及神經和皮膚,累及神經引起劇烈疼痛,年齡愈大,疼痛愈甚,老年患者在皰疹消退后常遺留較長時間的神經痛.除此之外,初起時皮膚發紅,繼之出現密集成簇的,綠豆至黃豆大小的丘皰疹,并很快形成小水皰,水皰三五成群,集聚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嚴重時可出現出血點,血皰甚至壞死.皮疹常發生于身體的一側,沿某一外周神經分布區排列,不超過人體正中線.其中以肋間神經,三叉神經分布區較多,故常見于腰肋部,胸部,其次是頭面部.本病以發生于面部者為重,常可引起劇烈的疼痛,并可損害眼球各部位,甚至可引起全眼球炎,潰瘍性角膜炎而失明,此種情況應特別注意.該病病程一般為2~4周左右,愈后可留暫時性的色素沉著.愈后一般不再復發.如何治療帶狀皰疹患了帶狀皰疹可用以下方法治療:1.中醫內治火毒在焮紅皮膚上可見丘疹,丘皰疹和皰壁緊張的小水皰.自覺灼熱刺痛,夜難成寐,伴有口干口苦,溲赤便秘結;脈弦數,舌質紅,苔薄黃或千黃.治宜:涼血瀉火.方用大青連翹湯加減,大青葉,玄參,貫眾,黃芩各9g,連翹,銀花,生地各12g.馬齒莧12~15g,炒丹皮,赤芍各6g,綠豆衣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內服.濕毒在紅暈的皮膚上出現數群簇狀成患的水皰,狀如綠豆大小,排列成帶狀,3~5天后,皰液混濁,甚則潰破,進而糜爛浸淫,甚至形成壞疽性潰瘍.自覺痛癢交作,口不渴或渴不多飲,納呆腹脹,大便時溏,脈濡數或滑數,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治宜:清化濕熱,涼血解毒,方用薏仁赤豆湯加減.生苡仁,赤小豆各15g,茯苓皮,二花,地膚子,生地各12g,車前子,車前草,赤芍,馬齒莧各9g,甘草6g,藿香,佩蘭各10g.服法同上.氣滯皮疹外透不明顯,痛如針刺,或者隱痛綿綿,動則加重.伴納差,夜寐欠安,心煩,脈細澀,舌質紅,苔薄黃.治宜:舒肝理氣,通絡止痛.方用金鈴子散加減.金鈴子,郁金,紫草根各9g,玄胡索6~9g,醋柴胡,青皮各6g,炒白芍,當歸各12g,絲瓜絡10g.,服法同上.2.西醫治療根據病情可口服腦寧片或消炎痛25mg,每日2次,肌注維生素B,B注射液,聚肌胞等.疼痛劇烈者可用腦垂體后葉素5~10單位,皮下或肌肉注射,隔日1次,連用2~3次.全身泛發性可選用阿糖胞苷,轉移因子,干擾素等治療.近年來主要對重癥患者早期短時間大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等,可縮短療程,迅速止痛和預防并發癥.3.外治法皮疹以丘疹,丘皰疹為主,痛重,選用中藥鮮蘆薈搗爛,酌加梅片,珍珠粉少許,外敷患處,每天1~2次;皰壁緊張欲破,疼痛頗重,外敷玉露膏,每天換1~2次;皮疹潰破或滲出多時,用冰石散摻在黃連膏上分塊敷貼;若有膿腐未脫,酌加九一丹摻在黃連膏上分塊貼敷,每日換1次;待膿腐脫凈,酌加收斂生肌藥,直至結癡瘡劍;若留有膚疼不除,選用黑色拔膏棍貼之.并加壓包扎,兩天換1次.4.針灸療法圖刺法在皮疹區四周,用30~32號(即3~4寸)毫針,呈15~30度角斜刺四針,留針30分鐘.其間捻轉3~5次,每日1次,連續10次為一療程.循經法可選主穴:曲池,身柱,陽陵泉,三陰交.配穴:皮疹在眼眶區配太陽,頭維,陽白;在顴區配四白,睛明,下關;在下頜區配頰車,地倉,大迎;在腋窩配肩貞,極泉;在臍上區配合谷;在臍下區配足三里.也可用耳針療法:取肝,神門,每天1次,留針30分鐘,有顯著的止痛效果.
2015-12-19 15: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帶狀皰疹,屬病毒感染.有自限性,會逐漸恢復,目前沒什么特效藥,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建議口服阿昔洛韋片VBH1VB12,外擦阿昔洛韋軟膏.配合注射干擾素提高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上忌酒,忌海鮮,忌辛辣.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于疲勞,注意休息.
2015-12-19 1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情分析:其治療原則是止痛,消炎,抗病毒,保護局部,防止繼發感染.(一)給予止痛劑及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有不同程度的消炎,止痛作用.(2)抗病毒藥:常用的有無環鳥苷.(3)局部療法:根據皮損情況對癥處理,氧化鋅油中加入抗生素,保護創面,或1%達克羅寧霜,5%苯坐卡因霜以止痛.
2015-12-19 11: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元中.但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此病現代醫學稱為帶狀皰疹,民間稱為蛇膽瘡,纏腰龍等稱.帶狀皰疹患者只要積極治療,迅速將體內病毒及傳感到末稍神經的病毒清除體外是不會有后遺癥發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遺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癥是指臨床治愈后持續疼痛超過一個月者為后遺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困擾中老年患者的頑痛癥之一.其疼痛持續時間短則1一2年,長者甚至超過10年,一般病史均長達3一5年.帶狀皰疹及后遺癥屬于較劇烈的頑固性疼痛,臨床表現以對痛覺超敏為特征,輕輕的觸摸即可產生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發性閃電樣或撕裂樣疼痛,發作時常使患者寢食不安,大多數患者常常伴隨較明顯的持續性燒灼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是滯留在體內病毒侵蝕破壞神經所致,應積極治療.治療建議:可采用中醫療法,膏藥外敷拔毒外出,疏通被病毒阻滯的神經就可康復.作用與原理:通過膏藥外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阻滯的神經暢通,局部給藥配以內服驅毒敗火,內服外貼,里外同治,使氣血流暢,脈絡暢通,修復疏通被破壞的神經(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能減輕解除疼痛而痊愈.不明之處可聯系咨詢,祝早日康復!
2015-12-19 00: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