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精神異常未就醫,我們應如何應對?
成都失眠癥醫院我爸得了精神病,但說話正常,就是思想不正常,認為外面很危險、外面很多病毒,香煙買來沒抽完一根就說有毒丟掉了,大米買回來也說有毒不能吃,衣服也一樣,我分析就是比較鮮艷的衣服他就說有毒,生活基本能自理,會騎自行車去外面買東西,有時去賣點菜,他說頭腦里面經常有人在說話,經常看他很難受坐在那里用手按著頭。剛開始幾年他就認為是鬼,有人要害他,后來就認為是毒,現在不迷信,他說是日本人在控制。以前的性格是偏內向,現在脾氣很不好,由于經濟原因,一直沒去醫院看。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對于我爸爸現在的狀況,我們該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父親的情況較為復雜,可能是精神分裂癥、被害妄想癥、強迫癥、恐懼癥、偏執型精神障礙等。需要綜合考慮癥狀、病史、家庭環境等因素來判斷。 1. 精神分裂癥: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常有幻覺、妄想等癥狀。您父親頭腦中有人說話,可能是幻聽。 2. 被害妄想癥:總覺得有人要害自己,這是被害妄想的表現。 3. 強迫癥:對物品過度懷疑有毒,可能存在強迫觀念。 4. 恐懼癥:對外部環境過度恐懼,可能存在特定的恐懼癥。 5. 偏執型精神障礙:性格內向,固執地認為某些事物有害,符合偏執型特點。 鑒于您父親的情況,建議盡快帶他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就診,明確診斷,并接受專業的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等)、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同時,家人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關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2025-02-14 06: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失眠和多夢、睡眠質量不好是由多種因素誘發,頭痛等都是失眠常見的伴隨癥狀。再者就是身心壓力大,會導致失眠,最后就是身體出現某種疾病,但是還沒有發現,失眠就是一種信號,需要到醫院做常規檢查。建議你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或者取小米適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這些都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希望您注意平時合理安排飲食起居,避免熬夜,適當多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情,建議及時就醫,檢查選取適合自己的療法,祝你早日康復!成都失眠癥醫院
2015-12-19 19: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睡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習慣,因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習慣,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是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應在有經驗的大夫指導下用藥。同時能做到: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睡前思想放松。②睡前不要過饑過飽。③臥室里光線要柔和、溫度不易過高。④堅持每天睡前用熱水洗腳。⑤飲食上可多吃些葵花子、大棗,蜂蜜、小米,牛奶等,晚上可飲小米、蓮子、紅棗、百合粥。最好是采用物理、中藥等方式治療,此外,失眠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患者不要對失眠的過度的擔心害怕及壓抑情緒,努力疏解自己的情緒,以免形成重復性的沉思或胡思亂想而影響晚上睡眠。二、嚴格限制在床上的時間,白天不能躺床,連床碰都不能碰,避免白天的午休,或小睡片刻,也不要打瞌睡,只有在晚上想睡的時候,才能上床睡覺
2015-12-19 15: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當失眠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患者的恐懼心理出現,害怕晚上睡不著,繼而發生更嚴重的失眠癥。有的人對睡眠的期望過高,認為睡得好,身體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體上易出各種毛病。這種對睡眠的過分迷信,增加了睡眠的壓力,容易引起失眠、焦慮、抑郁情緒,治療不能從一而終,要多方面深入了解病情,去除病根。一、不要緊張,樹立信心,尋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戰勝失眠多夢; 二、對于繼發性失眠,以處理引起失眠的基本疾病或情況為主,一般來說,對失眠的病因解決后則失眠就會不治而愈;三、對原發性失眠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調整睡眠習慣,恢復正常的生物節律,睡眠時間各人不同,睡眠時間短些對人體并無多大影響;四、一般失眠癥經過病因、心理、軀體松弛治療即可治愈。
2015-12-19 09: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是比較常見的精神病問題,精神病指嚴重的心理障礙,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如果病人輕微的話,注意讓他保持睡眠要充足,飲食要合理,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盡量別單獨外出,適當做一些體育運動,但不要做劇烈運動,不要在池塘邊玩耍,不要做高空作業,不要開車,自行車也少騎,更重要的親人在言行上不要刺激他,不要激怒他,處處以患者為中心,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給予忍讓,但也不要讓其為所欲為。
2015-12-19 09: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