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碳氧血紅蛋白是一種與一氧化碳中毒密切相關的物質。了解其形成機制、檢測方法、危害程度、治療措施以及預防要點等非常重要。 1.形成機制: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導致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 2.檢測方法:通過血液檢測可明確碳氧血紅蛋白的濃度。 3.危害程度:濃度越高,對身體造成的損害越大,如頭暈、惡心,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4.治療措施:及時吸氧,嚴重時可能需要高壓氧治療。 5.預防要點:避免處于一氧化碳濃度高的環境,如注意燃氣設備的使用安全。 總之,碳氧血紅蛋白的危害不容小覷,一旦懷疑有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就醫,接受專業治療。
2025-02-13 20: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尤肇俊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一氧化碳(CO)為無色氣體,有微弱的臭味。CO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窒息性化學毒物,主要表現在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Hb)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后,使Hb失去輸氧能力。嚴重CO中毒時,可因組織缺氧而導致死亡。因此,血中COHb濃度的監測在健康監護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015-12-20 02: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碳氧血紅蛋白是由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只有氧血紅蛋白的1/3600。因此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不僅減少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而且抑制、減慢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和氧的釋放。
2015-12-19 21: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碳氧血紅蛋白定性試驗: ①觀察結果須及時,否則櫻桃紅色逐漸褪去,不易分辨。 ②本試驗敏感性較差,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到一定程度時才顯陽性。如患者事先已采取通氣措施,血中一氧化碳含量下降,試驗可陰性。但臨床癥狀、體征仍可能存在。 (2)碳氧血紅蛋白雙波長定量測定: ①COHb定量測定中,沒有標準品,確定公式中F1,F2,F3的值是COHb準確定量的前提,雖然有文獻提供F值,但由于各實驗室的設備條件不完全一致,如分光光度計的單色光波長寬度、波長誤差等,因此不宜直接套用文獻F值,應依據所使用的分光光度計確定F值。F值確定后,只要儀器條件不改變,可以一直使用,故不會增加常規樣品測定的工作量。
2015-12-19 21: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