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全切后發現小灶子宮內膜粘膜內癌,免疫組化結果求分析
患者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囊腫半個月前做了子宮全切!拿去化驗,有0.2cm的小灶子宮內膜粘膜內癌。然后去患者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囊腫半個月前做了子宮全切!拿去化驗,有0.2cm的小灶子宮內膜粘膜內癌。然后去做了免疫組化13項,這是診斷結果,求分析。免疫組化:SAM弱+,Des+,Caldesmon+,CD10-,CD34勾勒出血管,P16散在少量細胞+,P53(10%+),Ki67(15%+),ER+,PR+,inhibin-,CD99+,Calretinin-。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對于子宮全切后發現的小灶子宮內膜粘膜內癌及免疫組化結果,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腫瘤標志物的意義、癌癥的發展階段、后續治療方案等。 1. 腫瘤標志物:SAM 弱+、P53(10%+)、Ki67(15%+)等指標,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和惡性程度。 2. 癌癥階段:小灶病變且在子宮全切時發現,相對處于較早期階段。 3. 治療方案:一般早期全切后,可能無需進一步放化療,但需密切隨訪。 4. 免疫組化意義:ER+、PR+提示激素治療可能有一定作用。 5. 后續隨訪: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監測有無復發或轉移。 6. 生活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 總體來說,患者目前情況相對較好,但仍需重視后續隨訪和生活調理,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2025-02-13 21: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