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治療與康復
糖尿病患者,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治療糖尿病或者治好它?本次發(fā)病及持續(xù)時間:2007年5月至現(xiàn)在.目前一般情況:身體漸廋.缺乏胰島素.病史:沒有以往診斷治療經(jīng)過及效果:也沒有,剛發(fā)現(xiàn)的.輔助檢查:脂肪肝.其它:沒有.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療與康復,需綜合考慮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血糖監(jiān)測和健康教育等方面。 1.飲食控制:遵循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的原則,合理分配每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攝入量,避免高糖飲料和高糖水果。 2.運動鍛煉: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 150 分鐘,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3.藥物治療:常見藥物包括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二甲雙胍能減少肝糖輸出,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格列美脲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直接補充體內(nèi)缺乏的胰島素。但藥物使用需遵醫(yī)囑。 4.血糖監(jiān)測:定期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以便調(diào)整治療方案。 5.健康教育:學習糖尿病相關(guān)知識,了解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總之,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zhì)量。
2025-02-12 13: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多尿等表現(xiàn),血糖高主要是胰島素缺乏,葡萄糖利用障礙引起的。飲食上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攝入,盡量少吃甜食和水果,這些東西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多吃蔬菜,每餐6分飽,餓的時候可以加餐,多運動。
2015-12-20 18: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邰木全
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康療科
-
控制飲食:絕不是意味著盡量少吃,因為長期饑餓、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xiàn)消瘦、抵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醫(yī)囑,合理安排每日總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制定自己較理想的食譜。
2015-12-20 16: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解放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薛長勇教授指出:控制糖尿病的方法包括藥物療法、運動療法、飲食療法等。實踐證明這些療法都是有效的。其中,飲食療法是基礎(chǔ)療法,糖尿病病友都應該了解和掌握,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如。記者:為什么說飲食療法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礎(chǔ)?薛教授:不少報紙和雜志的文章都曾介紹過糖尿病飲食療法,但在這里再次“老生常談”還是有必要的。事實上,許多病友對這個概念認識得不清或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一提到飲食控制,有些病友就想當然地認為就是這不能吃,那不能喝,以致失去了享受美食和美味的樂趣。還有一些病友自暴自棄,認為反正都這把年紀了,糖尿病控制得好壞無關(guān)緊要,吃得就很隨便。這兩種錯誤的認識必然導致錯誤的行為,產(chǎn)生不良的結(jié)果,糖尿病往往都控制得不理想。實際上,糖尿病的飲食療法不是簡單的飲食量的限制。飲食療法是為了控制糖尿病以及預防和延緩其并發(fā)癥的膳食措施,目的就是通過適當?shù)娘嬍掣深A,糾正糖尿病引起的代謝紊亂,使血糖、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并消除癥狀,防止或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維持正常體重,保證兒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發(fā)育。總的目標是使您能夠有一個完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常人一樣地學習、工作和生活。記者:糖尿病病友的飲食應該有什么特點?薛教授:糖尿病病人的飲食與正常人的飲食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有一些特別的注意事項。1.要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不能像正常人吃飯那樣隨意(正常人往往是把品嘗美味佳肴作為首要原則);2.要求平衡膳食,既然是平衡膳食,就需要做到正確的食物選擇并有合適的數(shù)量,保證吃進的食物中各種營養(yǎng)素能滿足您的需要;3.飲食療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需要天天執(zhí)行,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才能見到效果。許多病友閱讀了不少關(guān)于糖尿病飲食方面的書籍,但在實踐中怎么“折騰”也不得要領(lǐng)。應該說,起初實施飲食療法是有一定難度的,但主要難點是不易真正掌握要領(lǐng)。要掌握飲食療法,首先得學習和掌握關(guān)于糖尿病和糖尿病飲食療法等相關(guān)知識,就像學開車前,首先得學習交通規(guī)則和相關(guān)知識一樣。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并能靈活應用,才能控制好糖尿病。具體實施時也要像新司機上路一樣,需要不斷練習和實踐,才能在復雜、多變的路況下,適時加速或減速,安全、順暢地到達目的地。由于每位病友的病情和并發(fā)癥的情況不同,所以,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飲食療法方案適用于所有的病友。糖尿病的飲食療法要求做到個體化。個體化的實現(xiàn)是靠病友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僅憑醫(yī)生的幾句話、書本的知識介紹或別人的經(jīng)驗能辦到的。即使是同一位病友,根據(jù)病情、并發(fā)癥的有無及其程度的變化,飲食上都要做相應的調(diào)整。許多病友對這個問題常常感到棘手,其實,咨詢一下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問:我們經(jīng)常提到糖尿病的飲食原則,請問其原則具體是怎樣的?答:糖尿病的飲食療法要求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一個平衡,三個兼顧”,即平衡飲食,兼顧對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的控制,兼顧并發(fā)癥的防治,兼顧個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愛好。第二個原則是“避輕就重”,根據(jù)糖尿病的病情和并發(fā)癥的有無和程度,優(yōu)先控制或解決主要問題,例如,并發(fā)糖尿病腎病時,飲食上應首先考慮控制糖尿病腎病,在可能的情況下,兼顧解決其他問題如血脂紊亂、高血壓等。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控制不好可引發(fā)一些并發(fā)癥。治療方法常用飲食、運動、藥物相配合,其中飲食療法又是所有療法的基礎(chǔ)。對于輕型糖尿病,僅用飲食療法即可控制病情。飲食療法的基本原則是根據(jù)病人的體重和活動量,估計確需總熱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飲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雜糧類為主,配以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雞蛋、豆制品等。水果中都含糖,那么能否吃水果呢?完全不吃水果是不適宜的,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zhì),這些對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參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獲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檸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蘿、草莓、甘蔗、椰子、櫻桃、橄欖等,糖尿病人可以選用。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蘋果、梨、荔枝、芒果等,就得小心選用;超過20克的有棗、紅果,特別是干棗、蜜棗、柿餅、葡萄干、杏干、桂圓等,其含糖量甚高,則禁忌食用。不少蔬菜可作為水果食用,如西紅柿、黃瓜、菜瓜等,每百克的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維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適合糖尿病人食用。此外還要配合食量,不要一成不變。西瓜含糖雖少(4%),但吃上500克,就相當于香蕉(含糖20%)100克、梨(含糖12%)170克了,所以上述水果食量也不可過多。水果的吃法也要講究,不要在進餐后馬上吃,可在兩餐之間或睡前進食。最好還是試探著吃,即在吃后2小時測尿糖,若尿糖增加則需減量;如水果減量后尿糖仍高時,應適當減少主食量。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盛夏的腳步漸近,各色時令水果紛紛上市。然而很多糖尿病患者出于忌口的原因,始終與水果保持距離。近日,滬上臨床營養(yǎng)學專家市六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葛聲和長海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蔡東聯(lián)一致強調(diào):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關(guān)鍵是根據(jù)病情科學合理地選用。是否能吃水果水果中的糖類包括果糖和葡萄糖及蔗糖。這些糖都屬于簡單糖,食后血糖很快上升。其中果糖在代謝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根據(jù)病情選用部分水果。哪些情況下可以吃水果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甜的水果,只有病情穩(wěn)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患者才可以吃。一般說來,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以下(140毫克/分升),餐后2小時血糖在10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紅蛋白7.5%以下,病情穩(wěn)定,不常出現(xiàn)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選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對于一些血糖高、病情不穩(wěn)定的患者只能選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像草莓、西紅柿、黃瓜等。可以選用哪些水果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的依據(jù)主要是根據(jù)水果中含糖量及淀粉的含量,以及各種不同水果的血糖指數(shù)而定。推薦選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青瓜、西瓜、橙子、柚子、檸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蘿、草莓、櫻桃等。此類水果每100克可提供20-40千卡的能量。慎重選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蘋果、梨、荔枝、芒果等。此類水果每100克可提供50-90千卡能量。不宜選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紅棗、紅果,特別是干棗、蜜棗、柿餅、葡萄干、杏干、桂圓等干果,以及果脯應禁止食用。含糖量特別高的新鮮水果,如紅富士蘋果、柿子、萊陽梨、肥城桃、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棗、黃桃等也不宜食用。此類水果每100克提供的能量超過100千卡。每天吃多少合適水果是糖尿病食譜的一部分。每100克新鮮水果產(chǎn)生的能量約為20-100千卡。嚴格地講,每天每個患者適宜吃多少水果都應該由營養(yǎng)師進行計算。但是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患者,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含糖量低的新鮮水果。如果每天吃新鮮水果的量達到200-250克,就要從全天的主食中減掉25克(半兩),以免全天總能量超標。什么時間吃水果好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在兩餐之間,饑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后,作為能量和營養(yǎng)素補充。通常可選在上午9點半左右,下午3點半左右,或者晚飯后1小時或睡前1小時。不提倡餐前或飯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后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每種水果對血糖的作用也不一樣。家中有血糖儀的患者如果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后2小時測一下血糖或尿糖,對了解自己能否吃此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是很有幫助的。糖尿病患者飲食注意8點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對糖尿病的治療應該堅持飲食治療、體育療法和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法。其中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如果控制得好,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羅國春建議糖尿病人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適當控制主食量:在一般情況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蕎麥等)250—300克;輕體力勞動者每天350—400克;重體力勞動者每天450—550克。待血糖下降和尿糖(+)減少后,可適當增加主食25—50克。主食要輪換食用或混合食用,以提高營養(yǎng)價值。病人要注意總結(jié)進餐與血糖、尿糖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做到病情穩(wěn)定,主食固定;病情波動,及時調(diào)整。要靈活掌握,使體重維持在標準范圍之內(nèi)。2、控制飲食:絕不是意味著盡量少吃,因為長期饑餓、熱量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xiàn)消瘦、抵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要遵照醫(yī)囑,合理安排每日總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制定自己較理想的食譜。3、進餐的時間、數(shù)量應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盡量不吃零食,戒煙、忌酒。4、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中老年糖尿病人及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癥的病人,在飲食中還要嚴格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動物脂肪、動物內(nèi)臟含膽固醇較高,應少吃或不吃,雞蛋每日最多不超過兩個。5、食物宜粗不宜精:在主食定量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吃些粗雜糧及豆類、蔬菜,以綠葉菜為好,如油菜、小白菜、韭菜、菠菜、芹菜等。這些食物中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又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有效地防止血糖吸收過快,還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治便秘的作用。6、嚴格限制蔗糖及甜食:糖尿病人不要吃食糖、糖果、蜂蜜和甜食以及含糖飲料。這些高糖食物易被機體吸收而促使血糖升高、增加胰腺負擔,從而加重病情。7、要學點營養(yǎng)治療知識:基本掌握常用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含糖量。同時,要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應少吃,哪些食物是禁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還要懂得營養(yǎng)價值相等食物的互換法。8、適量吃水果:要根據(jù)病人的血糖、尿糖的控制情況靈活掌握。如空腹血糖不超過11mmolh(2000毫克/dl),尿糖不超過3個加號,又無酮癥酸中毒的情況下,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但要掌握好,不要大量吃,每天最多吃150—200克。據(jù)測定:香蕉、橘子、蘋果、梨含糖量為中等:甜瓜、西瓜、櫻桃含糖較少,可以首選食用;西紅柿、黃瓜含糖很低,可以適當多吃些以代替水果。糖尿病人若能按以上飲食要求認真照辦,并持之以恒,對控制病情、預防合并癥定有成效。(
2015-12-20 15: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糖尿病飲食治療(1)控制總熱能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攝入的熱量能夠維持正常體重或略低于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必須減少熱能攝入,消瘦者可適當增加熱量達到增加體重。(2)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主張不要過嚴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類應占總熱能的60%左右,每日進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應在150克~200克。谷類是日常生活中熱能的主要來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給碳水化合物約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麥、燕麥片、蕎麥面、玉米渣、綠豆、海帶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現(xiàn)在市場上經(jīng)常可以看到“無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這些食品后,不但沒有好轉(zhuǎn),反而血糖上升。這是由于人們對“低糖”和“無糖”的誤解。認為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對飲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無限制的攝入這類食品,使血糖升高。事實上低糖食品是指食品中蔗糖含量低,而無糖食品指的是食品中不含蔗糖,但是這些食品都是由淀粉所組成,當人們吃進淀粉食品后,可轉(zhuǎn)變成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所以也應控制這類食品。(3)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流行病學的調(diào)查提出食物纖維能夠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其機理可能是膳食纖維具有吸水性,能夠改變食物在胃腸道傳送時間,因此主張?zhí)悄虿★嬍持幸黾由攀忱w維的量。膳食中應吃一些蔬菜、麥麩、豆及整谷。膳食纖維具有降解細菌的作用,在食用粗纖維食品后,能夠在大腸分解多糖,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及細菌代謝物,并能增加大糞便容積,這類膳食纖維屬于多糖類。果膠和粘膠能夠保持水分,膨脹腸內(nèi)容物,增加粘性,減速胃排空和營養(yǎng)素的吸收,增加膽酸的排泄,放慢小腸的消化吸收。這類食品為麥胚和豆類。以往的理論是纖維素不被吸收,因為大多數(shù)膳食纖維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以葡萄糖為單位,但葡萄糖的連接方式與淀粉有很多不同之處,以致于人體的消化酶不能將其分解。但最近發(fā)現(xiàn)膳食纖維可被腸道的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分解的短鏈脂肪酸可被人體吸收一部分,而且能很快的吸收。燕麥的可溶性纖維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這就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急劇升高,因而機體只需分泌較少的胰島素就能維持代謝。久之,可溶性纖維就可降低循環(huán)中的胰島素水平,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需求。同時還可降低膽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及冠心病。(4)供給充足的蛋白質(zhì)。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蛋白質(zhì)的供給應充足。有的患者怕多吃蛋白質(zhì)而增加腎臟的負擔。當腎功正常時,糖尿病的膳食蛋白質(zhì)應與正常人近似。當合并腎臟疾病時,應在營養(yǎng)醫(yī)生的指導下合理安排每日膳食的蛋白質(zhì)量。乳、蛋、瘦肉、魚、蝦、豆制品含蛋白質(zhì)較豐富。應適當食用優(yōu)質(zhì)蛋白,目前主張蛋白質(zhì)應占總熱能的10%?20%。谷類含有植物蛋白,如果一天吃谷類300克,就可攝入20克~30克的蛋白質(zhì),約占全日蛋白質(zhì)的1/3~1/2。植物蛋白的生理價值低于動物蛋白,所以在膳食中也應適當控制植物蛋白。尤其在合并腎病時,應控制植物蛋白的食用。(5)控制脂肪攝入量。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只是控制主食量。其實不然,現(xiàn)在提倡不要過多的控制碳水化合物,而要嚴格的控制脂肪是十分必要的。控制脂肪能夠延緩和防止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目前主張膳食脂肪應減少至占總熱能的25%?30%,甚至更低。應限制飽和脂肪酸的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奶油等動物性脂肪,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但椰子油除外。花生、核桃、榛子、松子仁等脂肪含量也不低,也要適當控制。還要適當控制膽固醇,以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應適當控制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腎、腦等臟腑類食物,雞蛋含膽固醇也很豐富,應每日吃一個或隔日吃一個為宜。(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凡是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發(fā)感染或酮癥酸中毒,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尤其是維生素B族消耗增多,應給維生素B制劑,改善神經(jīng)癥狀。粗糧、干豆類、蛋、動物內(nèi)臟和綠葉蔬菜含維生素B族較多。新鮮蔬菜含維生素C較多,應注意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增加鉻的含量。鉻能夠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含鉻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時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鋅和鈣的食物,防止牙齒脫落和骨質(zhì)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過咸,防止高血壓的發(fā)生,每日食鹽要在6克以下。(7)糖尿病患者不宜飲酒。酒精能夠產(chǎn)生熱能,但是酒精代謝并不需要胰島素,因此少量飲酒是允許的。一般認為還是不飲酒為宜,因為酒精除供給熱能外,不含其它營養(yǎng)素,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易引起高脂血癥和脂肪肝。另外有的病人服用降糖藥后飲酒易出現(xiàn)心慌、氣短、甚至出現(xiàn)低血糖。(8)糖尿病患者應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應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以有利于減緩葡萄糖的吸收。(9)應控制油炸食品,粉條薯類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類和水果,應學會自行掌握各種食品交換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達到平衡營養(yǎng)。?對于糖尿病的預防,有四個要點:第一是多懂一點,即對糖尿病的知識多懂一點,對其危害多懂一點,對其防治措施多懂一點。第二要少吃一點,就是讓攝取的總熱量少一點,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別是高熱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認為吃就是福,有時吃也能吃出麻煩來,要適當?shù)爻裕茖W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亂吃。第三是勤動一點,要經(jīng)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這樣控制了飲食,再加上增強了鍛煉,體重就不至于過胖。我們已經(jīng)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減少。英國有一句諺語說:“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所以控制體重是很重要的一條。關(guān)于肥胖,還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肥胖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叫做蘋果型肥胖,體型像個蘋果,是圓的,肚子特別大,四肢則較細,也叫中心性肥胖。這種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積在心臟、胰腺、肝臟和腎臟周圍,對身體影響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壓。蘋果型肥胖在男性較為常見,女性也有。另一種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積在臀部和大腿,這種肥胖對健康的影響稍微小一點。當然還是以不胖為好。如果你有蘋果型肥胖,腰圍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強身體鍛煉。最后一條是放松一點,這是指心理調(diào)節(jié)方面的問題。一個好的心態(tài)對糖尿病的預防也是有其積極作用的。因為吃得多、鍛煉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種心理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強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fā)生。有這種情況,也許你原來還得再過兩年才會得糖尿病,只因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長時間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這四個要點說起來容易,長期做到就難了。希望大家能切實做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2015-12-20 12:52
-
其他網(wǎng)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