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潰瘍活檢結果異常,治療無效,何???
2005年11月我發現我的陰莖有潰瘍醫院做了活檢報告說是:皮膚組織表皮角化過度,真皮層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并見大量卵圓形細胞.進一步又做了CK廣:上皮細胞(+);真皮層卵圓形細胞:CD68(+)、LCA(+)、CD45RO(-)、CD20(-);顯示陰莖皮膚組織,真皮層毛細血管增生,較多淋巴樣及單核細胞浸潤,鱗狀上皮假上皮瘤樣增生.在2006年元月3日復發醫生說是皰疹,后來輸了3瓶"可耐"還用了外用藥"薄芝"、"麗科杰"、金因肽.到至今為止根本就沒有效果.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病?謝謝醫生給予解答為盼.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陰莖出現潰瘍且活檢結果異常,經治療未改善,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如感染、免疫性疾病、惡性病變等。 1. 感染因素: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反復發作的潰瘍。治療常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等。 2. 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也可能出現類似癥狀。治療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像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等。 3. 惡性病變:陰莖癌早期可能表現為潰瘍。確診后多采取手術治療,必要時結合放療、化療。 4. 皮膚疾?。喝鐫裾睿部赡軐е聺儭V委煶J褂锰瞧べ|激素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 5. 血管性疾病:局部血管異常,影響血液供應,也可能引發潰瘍。治療需改善血液循環,可使用擴張血管的藥物,如前列地爾。 出現陰莖潰瘍且治療效果不佳,應綜合考慮多種可能。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皮膚科或泌尿外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2-13 15: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引起陰莖潰瘍的疾病很多,如陰莖龜頭炎,梅毒,淋病,軟,硬下疳等,你最好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或男科檢查,治療.
2015-12-20 16: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建議你到當地醫院進行抗炎治療并換藥處理,問題不大,一般幾天即可恢復.
2015-12-20 10: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陰莖上發生潰瘍的病變很多,最常見是陰莖頭炎或包皮炎,表現為局部組織糜爛、紅腫和疼痛,并見有不少膿性滲出物,但只要及時治療,用消炎藥液洗滌或涂擦抗生素軟膏,病情很快便能控制;其次是陰莖頭過敏,特別是采用避孕套避孕,個別人陰莖會對避孕套的乳膠材料或滑石粉發生過敏,表現為陰莖頭表面糜爛和液體滲出,也有刺痛、發癢的感覺,只要每日洗滌和保持清潔,即使不用藥物在一周內也會自愈。另外,還有梅毒、淋病等性病也可引起陰莖潰瘍,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療可愈。惟獨陰莖癌的潰爛可以經久不愈,而且各種藥物用上去都無濟于事。因此,遇上陰莖上有頑固不愈的潰爛,要提高警惕,可能患了陰莖癌。對懷疑陰莖癌的陰莖潰爛,不要諱疾忌醫,應及時就醫。為了明確診斷,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局部麻醉下,用小刀切取一部分潰爛組織,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就可確診。倘若確診為陰莖癌,應趕緊治療,病變較小者,可以施行部分陰莖切除術;如果腫瘤范圍較大,需做全陰莖切除術,將尿道移植到肛門和陰囊之間的會陰部;萬一癌腫有腹股溝淋巴結轉移,還得進行淋巴結的清掃術。
2015-12-20 07: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喜與樂,是當神經官能癥人們盼望、欲念的目的達到后,心情愉悅的一種興奮狀態。一般情況下,保持喜悅愉快的心情能使人體氣血調和,神經官能癥有利于消除疲勞,緩解人的緊張焦慮情緒,增強神經官能癥信心,提高工作效神經官能癥率,對健康大有裨益。但“過喜”卻會傷身。過喜的危害:突神經官能癥發的太過的喜,或者為一事一物神經官能癥而長時間喜樂不停,超過了人體所能調節的限神經官能癥度時,喜就成了一種致病因神經官能癥素,嚴重者常因過喜而喪命。中醫認為,“過喜傷神經官能癥心”。因過喜而導致的常見病有:神經官能癥高血壓、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窒息、流產、氣胸、失眠等等。過喜的調養:易過喜的人,一定要認識到“過喜”的危害,平日多點憂患意識,多看看與別人的差距,不存非分之想,不圖非分之欲。以安定平靜的心情對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所獲得的財物、所榮獲的名譽等,順其自然,不要得意忘形,以免樂極生悲。過悲悲,為七情之一,在一定范圍內,是人的正常情致反應。過悲的危害:長時間或過度悲哀,可使人頭暈乏力、心神不寧、心灰意冷。因此,悲傷也是一種不良情緒,也視為致病之因及疾病表現。從養生角度來講,遇喜則樂,遭不幸則悲乃人之常情,強忍悲痛對身心反而無益,順其自然,則可疏泄不良情緒。過悲的調養:1.當哭則哭??奘侨藗儾豢扇鄙俚母星榘l泄法和養生法。傳統觀念認為,笑比哭好。從生理保健的角度上講,當哭則哭,不哭則心中郁悶壓抑,哭后反覺心中痛快。悲傷地哭可以消除緊張、抑郁和委屈的心理情感,往往能使心情好轉。2.化悲痛為力量。對于痛哭不止或痛不欲生者,要以思止哭,進而化悲痛為力量。切莫長期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否則會有礙身心健康。過憂憂,是人們對某些不順心、不愉快的事情產生的一種擔心、憂慮、愁悶的情緒反應。暫時而輕度的憂傷,有助于對所遭挫折進行重新認識,對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益處,但憂慮過度,則傷及健康。悲與憂有很多相似處,故不再單獨敘說悲。過憂的危害:中醫學認為,情緒活動是以五臟精氣為基礎的,不同的情緒變化必將影響與其相應的臟腑。憂為肺志,故過憂最易傷肺,而致肺氣郁結,氣機閉塞等。過憂還會導致抑郁癥、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不孕癥、陽痿、遺精滑泄、癌癥、脫發、頭發早白、失眠、神經衰弱、精神疾病、神經官能癥等多種疾患。過憂的防治:1.移情山水。移情于山水之中,在自然中宣泄郁悶,往往能幫助您走出痛苦。中國古代的許多名人隱士,常以此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脫。2.以喜勝憂。在日常生活中,當憂郁悲傷時,不妨去想一些令自己快樂幸福的事情,或者做一些愉快的活動,如唱歌、跳舞、看電影戲劇等,以排解心中憂愁。過怒怒,是一個人的意愿或活動遭到挫折而產生的一種粗暴情緒。一般來說,怒不會對身體構成危害。暫時而輕度的發怒,能使壓抑的情緒得到發泄,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有助于人體氣機的疏泄條達與平衡,對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益處。但暴怒、憤怒或長期發怒則會嚴重影響健康。過怒的危害:現代心身醫學研究發現,發怒會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并釋放大量兒茶酚胺,表現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加快、腦血管和冠狀動脈痙攣等。長期發怒還會降低或抑制機體的免疫力,易患肺癌、乳腺癌和食管癌等。憤怒會影響腺體的分泌,處于哺育期的婦女過怒,會導致乳汁分泌量減少或成分改變。盛怒會擾亂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導致胃潰瘍或潰瘍性結腸炎。由于憤怒,人的思維變得狹窄,不能全面把握問題,導致工作出現差錯,其后果更不可預測。過怒的調養:1.學會泄怒。心有不平之事,應設法宣泄掉,以免悲憤進一步加劇。比如向知己、親人傾訴自己的委屈,求得別人的開導和安慰;或者大哭一場,以減輕心中的郁悶情緒;或者面對著沙袋猛擊幾拳,也可達到發泄憤怒的目的。2.學會移怒。不要讓自己的情緒一直陷在憤怒之中,而要學會將情緒轉移。可以在憤怒時,強制自己去做一些平時感興趣的事,如唱歌、看電影、聽音樂、散步、做操等,使頭腦逐漸冷靜下來。過思思,是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思考、謀慮的一種情緒。正常的思會使頭腦越用越靈,使智慧越來越高,并可延緩大腦衰老。但過思、百思不解則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過思的危害: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過度的思慮,會使人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機體為適應這種“緊急狀態”,腎上腺會釋放大量激素。緊張一旦超過機體承受的限度,體內分泌過多的激素,就會對身體的健康起破環作用,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心臟病、高血壓、甲亢、失眠、偏頭痛以及精神功能障礙等疾患的發生。過思的防治:1.有張有弛。經常參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動和文體活動,廣交朋友,促膝談心,交流情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可多做一些手工活動,諸如唱歌、繪畫、集郵、養花、垂釣。2.廣聞博覽多請教。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時自己苦思冥想而不得解的問題,往往請教別人能豁然開朗,避免了自己陷入“過思”之中。3.學會傾訴。當自己受到了委屈時,通過傾訴,心里的不平感能減輕,避免自己鉆牛角尖,“一直想不通”。過恐恐,通常又稱為驚恐,而確切地說,驚與恐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驚是指受到突然的、意外的、較強烈的刺激,常包括自己所不知之事??謩t是指恐懼過度,常包括自己已知之事。但因驚后常致恐,恐也因遇事易驚,所以常將兩者相提并論。過恐的危害:現代心身醫學研究認為,人在遭受意外的驚嚇時,腎上腺素的分泌會突然增加,從而加快心跳與血液循環,使心臟遭受猛烈沖擊;而強大的沖擊力易使心肌纖維撕裂或斷裂,心肌組織出血,從而導致心臟驟停,導致死亡。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較一般人更易因驚恐而死亡。另外,當人受到持續的驚嚇時,腎上腺素會逐漸積累起來,達到一定量時,同樣可以損害心肌細胞,造成心力衰竭而致命。因過恐而造成的危害,更多的是如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心慌不已、周身顫抖、大小便失禁、四肢發軟、精神恍惚,亦或失眠、昏厥等癥狀。過恐的防治:1.學會避恐?;加懈哐獕喊Y、冠心病、失眠癥等疾患的人,應注意避免各種恐怖因素,如不要看有恐怖陰慘情節的電影、電視、書刊,不要一個人夜晚獨處,不要攀登高山等。2.培養果敢的精神。平素應注意培養自己果敢的精神,遇事不優柔寡斷,不唯心,要破除迷信,避免各種人為的緊張恐懼。
2015-12-20 06: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