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例假干凈一周后上廁所偶爾有血,不一定是子宮肌瘤,還可能是排卵期出血、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炎、宮頸炎、宮頸息肉等原因引起。 1. 排卵期出血:在兩次月經中間,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部分女性的子宮內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現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律的陰道出血。一般出血量少,持續時間短。 2. 內分泌失調: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過度節食等可能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脫落,從而出現不規則出血。 3. 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發生炎癥時,內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可出現壞死、脫落,導致出血。常伴有下腹疼痛、白帶增多等癥狀。 4. 宮頸炎:宮頸受到病原體感染或機械性刺激,導致宮頸黏膜充血、水腫,容易引起接觸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婦科檢查后出血。 5. 宮頸息肉:宮頸管黏膜局部增生,向宮頸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息肉質脆,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在性生活或用力排便后。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通過婦科檢查、B 超、性激素六項等檢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
2025-02-14 05: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確切病因不清,多認為可能與長期和過度的雌激素有關。當肌瘤增大或瘤體內發生栓塞時,易發生變性。多見于30-50歲婦女。中醫學稱之為“癱瘕”。臨床癥狀與肌瘤生長的部位、大小有關。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多出現月經量多,經期延長和周期縮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黏膜下肌瘤時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或白帶異常。肌瘤增大時,可出現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等壓迫癥狀,甚至能在下腹部自行捫及腫物,漿膜下肌瘤扭轉或有肌瘤變性,可出現急性腹痛。部分患者可因肌瘤生長部位妨礙孕卵著床或影響精于的通行,還可導致不孕或流產。如子宮肌瘤無癥狀,并小于3個月妊娠大小,月經正常,可每3-4個月復查1次。西醫的治療主要是用激素類藥,中藥治療需要根據辨證來處方,一般首先考慮是中藥治療。如果肌瘤比較大或是癥狀明顯的,經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可以考慮手術。
2015-12-20 1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