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面癱用藥后諸多不適且查出腦梗死,咋回事?
我給她用了十多付獨角膏,現在用葛根湯中藥。從得病到現在腦絡通和維腦絡通一直沒間斷過。最近兩個月之內總說嘴里有蟲子在爬的感覺。右邊就是面癱那面腮幫子和大牙根的咬合處有脆骨那種白色的,紋絡狀的東西,我說不太好。這個東西一出來,我母親就不舒服。晚上睡醒嘴里還會有沫子很粘嘴。晚上不敢睡覺。昨天做個核磁共振。查出雙側多發腦梗死。輕度腦白質脫髓鞘改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母親的情況較為復雜,可能涉及面癱未愈、藥物副作用、口腔異常、睡眠問題以及腦部病變等。包括面癱恢復不佳、所用藥物影響、口腔局部病變、睡眠障礙以及雙側多發腦梗死和輕度腦白質脫髓鞘改變。 1. 面癱恢復不佳:面癱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若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可能恢復不完全。部分患者會遺留面部不適癥狀。 2. 藥物副作用:長期服用腦絡通和維腦絡通等藥物,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影響身體感受。 3. 口腔局部病變:腮幫子和大牙根咬合處的異常可能是局部炎癥、增生等導致。 4. 睡眠障礙:心理壓力、身體不適等都可能導致睡眠問題,進而影響整體狀態。 5. 腦部病變:雙側多發腦梗死和輕度腦白質脫髓鞘改變會影響神經功能,產生各種不適癥狀。 建議您帶母親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更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要多關心母親的心理狀態,給予支持和安慰。
2025-02-13 21: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腦梗塞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提倡小劑量阿司匹林口服,其他可選用抗栓丸,西比靈,維腦路通等藥,長期服用.出現先兆癥狀時,可以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4%碳酸氫鈉注射液靜滴.
2015-12-20 2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出現這個情況平時一定注意控制好血壓及血脂等情況,以免出現癥狀加重這屬于中醫血瘀癥狀,還是及時去中醫院,辯證后服用湯藥配合著針灸方法來康復治療
2015-12-20 20: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腦細胞是無法再生的建議:現在最主要就是控制病情,防止再次發生梗死,祝您健康。
2015-12-20 16: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此病原本就是一脫髓鞘疾病,首次的發病面癱就是脫髓鞘腦病復發損害腦干周圍面神導致的臨床癥狀。現病癥是腦白質病變因治療療缺乏遲發慢性繼續多神經損害導致的臨床癥狀。本病也稱脫髓鞘腦病。脫髓鞘腦病主要以損害大腦白質的植物神經并使其調節紊亂不能自主自身調節以濡養支配區組織而發生的多樣性病理改變。患者發病早期癥狀很輕且不明顯,多易忽視,臨床癥狀偶有神情恍惚,心神不寧,頭暈,頭痛,視力異常或腦部不適以及輕度的局域性麻木,肌無力等,治療不當易復發和遲發神經再度損害,嚴重時可侵犯整個中樞導致神經功能損害發生痙攣性癱瘓而危機生命,大部分患者是基因免疫異常受特異病毒感染所致。早期的治療多以激素及營養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而且副作用會導致體免疫你下,偶與病毒感染和炎癥感染病情就會復發使神經再度損害導致癥狀進一步加重.若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受損神經則會復發和遲發多病灶硬化或病灶軟化,且再度損傷神經繼發癡呆或痙攣性癱瘓。能否獲得最佳恢復在于及早的治療。治療方案:中西復合增強免疫,提高人體高病能力,慢性抗炎使炎阻止炎癥再度損害神經,改善受累神經血運以養神經,調節神經軟化瘢痕預防病灶遲發缺血進一步加重,同時興奮激活神經才能再生修復病灶阻止病情復發恢復最佳的神經功能獲得早日康復,。需幫助發來磁共震照片為你指導。
2015-12-20 10: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腦內多發缺血及脫髓鞘改變的詳情如何 -
Q: 脫髓鞘病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脫髓鞘病會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脫髓鞘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
Q: 怎樣檢查才能確診脫髓鞘疾病 -
Q: 脫髓鞘疾病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腦干及延髓脫髓鞘病能否被有效控制 -
Q: 哪里治療脫髓鞘病變比較權威 -
Q: 脫髓鞘疾病必須做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嗎 -
Q: 脫髓鞘病人吃哪些食物利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