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相關癥狀及治療經驗咨詢
哈爾濱哪里看抑郁癥發病一年多,最近兩個月開始服藥,自覺腦子遲鈍,思維像被定格了一樣,無法自由聯想,有堵塞感,心情低落,發病前部分記憶回憶困難,這些癥狀似乎是發病后出現感情問題又或是感情問題引起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心中的事情總是放不下,快要高考了學習壓力也大,常感覺精神疲乏,精力差,注意力渙散,經常發呆,提不起興趣,語言表達能力下降,不愿說話,由于以上癥狀產生回避社交想法,時常想輕生。學習受影響很大。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有沒有哪位曾經得過抑郁癥的治好了的介紹一下治療經歷,是否復發,吃藥吃多久有效,心理咨詢是否有效等等,不勝感激涕零。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表現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心理等。常見癥狀有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注意力不集中等。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法選擇、個人配合度等。 1. 癥狀表現:抑郁癥患者常感到心情低落、興趣減退、精力缺乏、注意力難以集中、自我評價降低等。還可能出現睡眠障礙、食欲改變、軀體不適等癥狀。 2. 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例如,長期的壓力、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性格內向敏感等。 3.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可選用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需遵醫囑服用。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人際心理治療等也有幫助。 4. 治療周期:藥物起效時間一般在 2 - 4 周,具體因人而異。治療周期通常為數月至數年,需根據病情調整。 5. 復發情況:部分患者可能會復發,尤其是在未規范治療、遭遇重大應激事件時。 6. 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對抑郁癥治療有效,能幫助患者調整認知、改善應對方式、緩解情緒。 抑郁癥雖然給患者帶來痛苦,但通過科學規范的治療,多數患者癥狀可改善甚至康復。患者要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025-02-16 22: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抑郁癥是一個頑固的疾病.以情緒低落,精神壓抑,郁悶或沮喪,整日愁眉苦臉,易于哭泣,喜歡一個人獨處,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多數睡眠不佳,甚者有輕生想法為主要表現從根本上解決病癥.我需要你的詳細病情,如果需要我的幫助照片下就可以看到我的聯系方式.祝你早日擺脫困擾!
2015-12-21 06: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這可能是抑郁癥的初期表現。輕型抑郁癥病人常伴有多種多樣的軀體癥狀,如頭痛、背痛、四肢痛、腰痛等,但原因不明,醫院檢查找不到器質性病變。有的病例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腹脹、腹瀉、厭食、惡心及胃部不適,或者出現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個地方的不適,要慎重對待。建議以下方法進行調整:生活要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多進行社交活動,這樣可以避免和醫治孤獨和離異感,減輕抑郁癥狀。避免服用一些傷害類藥物,應該注意放松點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有心事應該說出來,別憋在心理,抑郁癥狀會逐漸消失的。
2015-12-21 00: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焦慮癥和抑郁癥從生理反應上來看的話,焦慮的表現是以高喚起為特征,而抑郁則是抑制為特征。二者雖然都會導致自主和非自主功能紊亂,也有一些伴有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焦慮癥更主要是對存在的或者是將要發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緊張不安甚至是恐懼,而抑郁癥則是對存在的或者是將要發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精神抑制狀態。抑郁癥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同時也是危害最大的疾病,如果患上抑郁癥而沒有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是誘發其它疾病,給患者的生命造成為威脅。所以,對于抑郁癥關鍵還在于治療。
2015-12-20 22: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一般的抑郁主要與精神壓力有關,多采用心理治療方法,嚴重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的方法,凌辱服用抑制劑,例如多塞平、米安色林等藥物,也可以用足底按摩的方法治療,建議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另外睡前可以用熱水泡泡腳,聽聽輕音樂。祝你健康.要想擁有安穩的心情,必須內心安寧平和。多數抑郁者患開始時是偶然事件造成的,后來則是因為特意過分擔心而導致抑郁,越抑郁就越擔心,越擔心就越抑郁,形成惡性循環并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治療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治療師一方面用專業輕柔的語言,引導來訪者進入深度放松狀態,一方面引導其體驗深度放松的感覺,讓來訪者在意識清醒狀態下真切地觸摸到入睡的感覺,并學習掌握跟這種入睡感覺建立連接的方法,使來訪者對入睡建立信心,消除對失眠的焦慮。對于擔心失眠者來說,只要消除了緊張擔心的感覺和條件反射,內心安寧了,睡眠自然就正常了。
2015-12-20 1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