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寶寶嘔吐腹瀉后抽搐原因及注意事項
一歲多寶寶第一天中午吐,第二天拉,第三天中午抽搐,翻白眼,無發燒,檢查ct,抽血等都正常,抽搐一次,這是怎么回事?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歲多寶寶出現先嘔吐、后腹瀉,第三天抽搐且無發燒,檢查正常,可能是電解質紊亂、低血糖、癲癇、中毒、腦炎等原因所致。 1.電解質紊亂:嘔吐和腹瀉可能導致體內鉀、鈉、鈣等電解質失衡,影響神經肌肉功能,引發抽搐。治療需補充相應電解質。 2.低血糖:寶寶進食少,能量供應不足,易出現低血糖,引起抽搐。要及時補充糖分。 3.癲癇:部分癲癇類型可不伴發燒,腦電圖有助于診斷。確診后需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如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 4.中毒:可能誤食某些有毒物質,損害神經系統導致抽搐。需盡快明確毒物并解毒。 5.腦炎:早期癥狀可不典型,后續可能出現發熱等。治療常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藥物,如阿昔洛韋、頭孢曲松等。 總之,寶寶出現這種情況需引起重視,密切觀察后續表現。家長要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和安全,保證營養均衡,避免誤食。一旦再有異常,及時到正規醫院復診。
2025-02-14 06: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癲癇。最常選用的藥物包括傳統抗癲癇藥中的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新型抗癲癇藥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奧卡西平等。癲癇的治療主張單藥治療,從小劑量開始,如單藥無效,可考慮加用或換用另一種抗癲癇藥。如確實認為一種藥物對該病人無效或副作用過大,需更換另一種藥物時,須逐漸替換。
2015-12-21 01: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結合您描述的情況,主要是考慮大腦的異常放電導致的肢體抽搐的情況孩子的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行抗癲癇的藥物使用,注意孩子平時的生活方面的護理等
2015-12-21 00: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