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麻痹沉重伴疼痛,是脈管炎還是腎濕熱
醫生您好:我想問一下,我左腳有店麻痹,關節走路時比較沉重.腳板和腳指麻痹,有一點點的痹痛.他說我是脈管炎.我去問過一個醫生,并吃了他兩個星期的藥,打了兩個星期的針,但是效果不明顯,沒什么用.還有一個醫生說我是腎濕熱,我想問一下我到底是什么問題,可以告訴我嗎?脈管炎和腎濕熱各有什么特征,怎么治,治的時候要多久啊.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江豐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血管外科
-
左腳出現麻痹、沉重及疼痛癥狀,可能是脈管炎,也可能是腎濕熱,還可能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神經炎、下肢血管栓塞、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有關。 1. 脈管炎:是一種中小動脈和靜脈的節段性炎癥性疾病。主要由于吸煙、寒冷刺激、感染等引起。癥狀包括肢體疼痛、麻木、發涼等。治療方法包括戒煙、保暖、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前列地爾、西洛他唑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2. 腎濕熱:多因外感濕熱、飲食不節等導致。表現為肢體沉重、酸痛,可能伴有煩熱、口苦等。治療常采用清熱利濕的中藥,如龍膽瀉肝丸、四妙丸等,同時注意飲食清淡。 3. 腰椎間盤突出癥: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肢麻木、疼痛。通過影像學檢查可確診,治療有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布洛芬、甘露醇等),必要時手術。 4. 神經炎:多由營養代謝障礙、中毒等引起。常有感覺異常、運動障礙等。治療包括去除病因、補充維生素(如維生素 B1、B12 等)、營養神經。 5. 下肢血管栓塞:血液中的栓子堵塞血管,導致下肢缺血。表現為疼痛、麻木、皮膚溫度降低。治療包括抗凝、溶栓(如肝素、尿激酶等),必要時介入治療。 6.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損害神經。除了控制血糖,還可使用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的藥物(如胰激肽原酶、依帕司他等)。 出現左腳麻痹沉重疼痛,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2-16 18: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需要中醫號脈后確定,檢查尿液和泌尿系統B超檢查分析病因.
2015-12-21 08: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 患脈管炎的高危人群是吸煙者(尤其是青壯年男性),精神緊張者,營養不均衡,寒冷潮濕地區居民,家族遺傳因素.絕大多數發生于20-40歲的男性,女性很少見. 臨床上將本病的發展過程分三期(西醫): 初期(局部缺血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樣痛,小腿肌肉出現痙攣性疼痛,間歇性跛行,患肢動脈搏動微弱或消失,可游走性淺靜脈炎,全身癥狀不顯著. 中期(營養障礙期): 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加重,并有靜息痛.患肢皮膚常呈潮紅色,紫紅色或蒼白色,足部皮膚干燥,脫皮,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有萎縮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可有情緒不安,頭暈腰痛,筋骨松軟之癥. 后期(壞死期): 患肢由于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發生潰瘍或壞死,大多數局限在足趾或足部,向上蔓延至踝關節或小腿者很少見.疼痛劇烈難忍,患者常抱膝而坐,捶胸頓足,號啕大叫,痛不欲生.壞疽的足趾脫落后,常遺留潰瘍而經久不愈合.全身常伴有發熱,口干,食欲減退,失眠,便秘,尿黃赤等癥狀.
2015-12-21 04: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