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患者下肢長期水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糖控制不佳、腎臟病變、心血管問題、下肢血管病變、營養不良等。 1. 血糖控制不佳: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和神經,影響血液循環和代謝。需要嚴格控制血糖,可使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藥物,同時注意飲食和運動。 2. 腎臟病變:糖尿病腎病可能導致蛋白流失,引起水腫。治療包括控制血糖、血壓,使用沙坦類或普利類降壓藥減少尿蛋白,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 3. 心血管問題:心功能不全可能導致下肢淤血水腫。治療需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利尿劑呋塞米、螺內酯等,以及血管擴張劑。 4. 下肢血管病變:血管狹窄或阻塞影響血液回流。可通過改善循環的藥物如前列地爾,嚴重時可能需要介入治療。 5. 營養不良:蛋白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要保證營養均衡,增加優質蛋白攝入。 總之,糖尿病患者下肢長期水腫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日常護理,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
2025-02-13 18: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情分析:您好,浮腫常是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等疾病的信號,但有些浮腫并非是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特發性浮腫有些20至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數學者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反應性浮腫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并積聚于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后,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復多年。體位性浮腫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后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經前期浮腫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癥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癥狀可逐漸消退。藥物性浮腫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睪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藥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藥后浮腫會逐漸消退。對上述浮腫不必擔心,更不必亂用藥。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浮腫,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2015-12-21 15: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水腫是糖尿病引發的癥狀,建議最好到醫院進行對癥有效的治療,盲目用藥很有可能是引發抗藥性的!
2015-12-21 06: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炎種類很多,根據最初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與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水腫的治療 輕度水腫的腎炎患者無需治療,經限鹽和休息即可消失。明顯水腫患者,可用藥物治療,一般間斷應用比持續應用要好
2015-12-21 00: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可能與右心衰等有關的,需要查明導致水腫的病因后才可進行處理.
2015-12-20 20: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