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有哪些診斷方法
前列腺增生診斷?自從得知自己的了前列腺炎后,心情真是鏟倒了極點,力不從心,經常出現疼痛,尿頻,尼奧疼,半夜經常起來去廁所,老婆都生氣了,可是我自己也控制不住啊。請問前列腺增生診斷有什么好辦法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前列腺增生的診斷通常基于癥狀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尿流動力學檢查等。 1. 癥狀表現:患者常有尿頻,尤其是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線變細,尿不盡感等。 2. 體格檢查:通過直腸指診,可觸及前列腺的大小、質地、有無結節等。 3. 影像學檢查:如超聲檢查,能測量前列腺的大小、形態和結構。 4. 實驗室檢查:包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以排除前列腺癌。 5. 尿流動力學檢查:評估尿流速度、排尿壓力等,了解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綜合以上多種檢查方法,醫生能夠較為準確地診斷前列腺增生,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就診,以便早診斷、早治療。
2025-02-17 00: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尿液分析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尿常規檢查有時可以正常,現尿路感染時可見紅,白細胞,蛋白尿,膿尿和堿性尿.通過檢查還可判斷有無血尿,尿糖,膽紅素.尿涂片鏡檢并作培養到細菌.在收集尿液時,必須在直腸指檢前進行,以免前列腺;響檢查結果. 2.血液血常規及生化檢查,對因梗阻引起的感染,尿毒癥者十分重要,尿毒癥的程度在血紅蛋白的降低程度上有所反映.尿路感染時,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對診斷及治療亦有參考價值.
2015-12-21 15: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前列腺增生診斷。調理前列腺炎可以服用3個月的育之緣口嚼片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鋅、蛋白硒和蛋白質這三個物質,育之緣口嚼片含有的蛋白鋅、蛋白硒蛋白質可提高前列腺和男性的抗病菌能力、免疫力。除了口服育之緣以外,還需要注意日常保健。適當的前列腺按摩可促進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藥物濃度,進而緩解前列腺炎患者的癥狀。保持開朗樂觀的生活態度,應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等,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
2015-12-21 08: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尿頻尿頻為最早表現,首先為夜間尿頻,隨后白天也出現尿頻.后期膀胱逼尿肌失代償后剩余尿增多,膀胱有效容量減少,也使尿頻更加嚴重. 2.排尿困難進行性排尿困難為該病的顯著特點,癥狀可分為梗阻和刺激兩類;梗阻癥狀為排尿躊躇,間斷,終末滴瀝,尿線細而無力,排尿不盡等.刺激癥狀為尿頻,夜尿多,尿急,尿痛.癥狀可因寒冷,飲酒及應用抗膽堿藥,精神病藥物等加重.長期梗阻可導致乏力,嗜睡,惡心嘔吐等尿毒癥癥狀. 3.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細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擴張,并受到膀胱充盈,收縮的牽拉而破裂出血.合并膀胱腫瘤時也會出現血尿. 4.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詢問患者有關排尿的7個問題,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對每個問題進行評分(0~5分),總分為0~35分(無癥狀至非常嚴重的癥狀).其中0~7分為輕度癥狀;8~19分為中度癥狀;20~35分為重度癥狀.盡管IPSS分析力圖使癥狀改變程度得以量化,但仍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體格檢查:急性尿潴留時,下腹部膨隆.恥骨上區觸及充盈的膀胱.直腸指檢,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富于彈性,中央溝變淺或消失.可按照腺體增大的程度把前列腺增生分成3度.Ⅰ度腫大:前列腺較正常增大1.5~2倍,中央溝變淺,突入直腸的距離為1~2cm;Ⅱ度腫大:腺體呈中度腫大,大于正常2~3倍,中央溝消失或略突出,突入直腸2~3cm;Ⅲ度腫大:腺體腫大嚴重,突入直腸超過3cm,中央溝明顯突出,檢查時手指不能觸及上緣(表1).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由多種病因引起,激素,生長因子,基質與上皮間的相互作用.診斷主要根據癥狀及IPSS評分,直腸指檢,B超和尿動力學檢查.壓力-流率測定是診斷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標準.
2015-12-21 02: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前列腺增生診斷,前列腺炎是一種慢性病,需要慢慢的調理,不建議住院治療以及物理治療,這樣給病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比較大,而且也起不到治本效果,前列腺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亂投醫,亂用藥。前列腺炎是比較難治的,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并非不治之癥,只要精確診斷,找出病因和分型,然后根據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因,采取綜合治療。
2015-12-21 00: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