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抑郁癥有哪些有效治療方法?
我有慢性抑郁癥都5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治療,因為我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寧,我自己心里很過意不去,家里人也很為我擔心,所以我想趕快治好我這個抑郁癥。請問慢性抑郁癥有些什么方法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慢性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運動療法和生活方式調整等。 1.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人際心理治療等,幫助患者改變不良認知和應對方式,改善人際關系。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通過調節神經遞質發揮作用,但需遵醫囑用藥。 3.物理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等方法,對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 4.運動療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分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改善情緒。 5.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避免不良刺激。 總之,慢性抑郁癥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堅持治療,以提高康復的可能性。
2025-02-17 06: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慢性抑郁癥是一種擁有臨床抑郁許多其它形態癥狀的一種嚴重而且使人喪失能力的障礙。這種障礙通常被體驗為不是很嚴重,但卻是很多重性抑郁的慢性形態。目前能得到充分治療或有足夠治療時間以達到療效的抑郁癥患者還不足10%,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將為患者帶來希望:抑郁癥是完全可以治的。藥物治療,抑郁癥后首先要使用抗抑郁的藥物,堅持服用一段時間以后,再配合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還是要堅持服藥。一般來說,抑郁癥確診后病患者如果堅持用藥,5年以上是可以治愈的。
2015-12-21 21: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抑郁癥,引起抑郁的原因:65%的抑郁患者其抑郁是軀體疾病的后果,如各種癌癥、腦血管意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35%的患者抑郁是發生在軀體疾病之前,即生活事件的應激,如親人病故、心理受挫折、工作壓力太大等,均可導致抑郁。抑郁是一種疾病,而不是人的一種缺點或性格缺陷,通過自我心理調節、心理治療及適當的抗抑郁藥治療,抑郁大多能康復。
2015-12-21 19: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主要表現為持久的心境低落,會反復發作。抑郁癥的發病主要與遺傳因素,生化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有關。您要引起重視,以免加重病情。建議您采取安非他酮,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多巴胺再攝取的弱抑制劑,對單胺氧化酶沒有抑制作用,適用于抑郁癥以及雙相抑郁,優勢為對體重以及性功能影響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激動、口干、失眠、頭痛或偏頭痛,惡心、嘔吐,便秘、震顫、多汗。平時要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2015-12-21 18: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原因 迄今為止,抑郁癥病因與發病機制還不明確,也無明顯的體征和實驗室指標異常,概括的說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也正因為抑郁癥目前病因不明,有關假說很多,比較常見公認的病因假設包括: (1)遺傳因素: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與患病者血緣關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級親屬患病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親屬,這與遺傳疾病的一般規律相符。 (2)生化因素:兒茶酚胺假說:主要指抑郁癥的發生可能與大腦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下降有關;由于很多抗抑郁劑,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者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等使用后,雖然大腦突觸間隙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還是需要2周左右才會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體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說; (3)心理-社會因素:各種重大生活事件突然發生,或長期持續存在會引起強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導致抑郁癥的產生。[1][2]疾病分類 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根據對社會功能損害的程度抑郁癥可分為輕性抑郁癥或者重癥抑郁癥;根據有無“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等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又分為無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和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根據之前(間隔至少2個月前)是否有過另1次抑郁發作,抑郁癥又分為首發抑郁癥和復發性抑郁癥。[2]臨床表現疾病癥狀 抑郁癥臨床癥狀典型的表現包括三個維度活動的降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另外一些患者會以軀體癥狀表現出為主。 具體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觀,與現實環境不相稱。程度較輕的患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感到“心里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程度重的可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訴說“活著沒有意思”、“心里難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癥患者可伴有煩躁不安、心神不寧、渾身燥熱、潮紅多汗等,而兒童和少年可以表現為易激惹(如不耐煩、為一點小事發怒)。典型的抑郁心境還具有晨重夜輕節律的特點,即情緒低落在早晨較為嚴重,而傍晚時可有所減輕。 患者本人可能會反饋大腦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注意力減退,學習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或者猶豫不決,缺乏動力,什么也不想干,以往可以勝任的工作生活現在感到無法應付;患者不僅開始自我評價降低,有時還會將所有的過錯歸咎于自己,常產生無用感、無希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甚至開始自責自罪,嚴重時可出現罪惡妄想(反復糾結與自己一些小的過失,認為自己犯了大錯,即將受到懲罰)、反復出現消極觀念或者行為。 很多患者沒有節食時會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進、體重減輕或者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幾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過多,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性欲減退,女性患者會出現月經的紊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國文化的特點,一些患者的情感癥狀可能并不明顯,突出的會表現為各種身體的不適,以消化道癥狀較為常見,如食欲減退、腹脹、便秘等,還會有頭痛、胸悶等癥狀,患者常常會糾纏于某一軀體主訴,并容易產生疑病觀念,進而發展為疑病、虛無和罪惡妄想,但內科檢查卻發現沒有大的問題,相應的治療效果也不明顯。疾病危害 處于抑郁狀態的患者本人承受著精神甚至軀體的極大痛苦,影響生活治療,影響患者的家庭或者職業功能,并且抑郁癥自殺風險很高,一旦患者疑似有抑郁癥,需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視,及時去精神衛生機構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需要特別指出的抑郁癥一經識別最好接受及時、充分徹底的治療(即急性期治療獲得臨床痊愈,并有充分的鞏固治療和維持治療),否則會導致疾病的慢性化、難治化。[1][2]診斷鑒別 與很多內外科疾病不同的是,由于抑郁癥目前病因未明,因此臨床至今還沒有一種或者一系列的檢查或者化驗可以進行診斷,一些癥狀評估的量表可有助于醫生對抑郁癥狀嚴重程度有量化的參考,但并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 抑郁癥目前診斷還是以臨床診斷為主,因此診斷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判斷,確診為抑郁癥需要有2位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者均一致診斷為抑郁癥才能確診。目前國內常用的重性抑郁發作診斷標準包括CCMD—3標準和美國精神障礙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Ⅳ)診斷標準。 附:CCMD—3抑郁發作診斷標準 抑郁發作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以心境低落為主,并至少有下列4項: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復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欲減退。 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1)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癥狀,但不符合分裂癥的診斷。若同時符合分裂癥的癥狀標準,在分裂癥狀緩解后,滿足抑郁發作標準至少2周。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郁。[2][3]疾病治療 診斷一旦確立,即應制訂合理的整體治療方案:在急性期時,首要的是采取有力措施,盡早地減輕患者的痛苦,緩解癥狀,控制發作;在急性發作期控制癥狀達到康復后,應長程治療,包括防止復燃、預防復發,改善預后。 抑郁癥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特點是起效相對較快,療效比較確定,適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癥患者。抗抑郁藥是當前治療各種抑郁障礙的主要藥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隨的焦慮、緊張和軀體癥狀,有效率約60%~80%。 1、目前一線的抗抑郁劑包括SSRI類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等,俗稱“五朵金花”,SSRI類不良反應較少而輕微,尤其是抗膽堿能及心臟的不良反應少。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厭食、便秘、腹瀉、口干、震顫、失眠、焦慮及性功能障礙等。 2、SNRI類藥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療效肯定,起效較快,有明顯的抗抑郁及抗焦慮作用。對難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口干、出汗、乏力、焦慮、震顫、陽痿和射精障礙,大劑量時部分患者血壓可能輕度升高; 3、NaSSAs類(NE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郁藥),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慮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膽堿能作用小,有鎮靜作用,對性功能幾乎沒有影響,常見不良反應為鎮靜、倦睡、頭暈、疲乏、食欲和體重增加; 4、安非他酮,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多巴胺再攝取的弱抑制劑,對單胺氧化酶沒有抑制作用,適用于抑郁癥以及雙相抑郁,優勢為對體重以及性功能影響小。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激動、口干、失眠、頭痛或偏頭痛,惡心、嘔吐,便秘、震顫、多汗。 5、對于一些焦慮明顯、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類(安定類)藥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藥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對于一些癥狀嚴重,甚至伴有精神病性癥狀的患者,可以合并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心理治療 合適于急性期無消極觀念的輕中度抑郁癥、以及各類抑郁癥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的鞏固和維持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理解領悟能力,能夠持之以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忍受治療過程中癥狀帶來的痛苦,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但若能堅持會增加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的預防抑郁癥的復燃復發。物理治療 包括改良電休克(MECT)治療以及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
2015-12-21 04: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抑郁癥能徹底治愈嗎? -
Q: 抑郁癥的病因是什么? -
Q: 甲流患者情緒抑郁傾向更嚴重需警惕哪些方面?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
Q: 心情不好會影響糖耐結果嗎? -
Q: 抑郁癥應如何應對? -
Q: 如何應對精神抑郁癥 -
Q: 心情不好是否會影響糖耐結果? -
Q: 怎樣準確判斷是否患有憂郁癥? -
Q: 情緒波動等不良情緒會導致抑郁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