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經常尿床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生理發育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因素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11-25 10:02
1.生理發育因素:兒童的神經系統和泌尿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控制排尿的能力較弱,可能導致尿床。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通常會逐漸改善。
2.心理因素:精神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等心理狀態可能影響大腦對排尿的控制,引發尿床。
3.疾病因素:如先天性脊柱裂、糖尿病、慢性肝腎疾病、蟯蟲病等,這些疾病會影響泌尿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尿床。
4.遺傳因素:部分尿床情況可能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兒童時期有尿床經歷,孩子尿床的概率可能增加。
5.生活習慣因素:睡前大量飲水、過度疲勞、睡眠過深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導致尿床。
尿床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如果經常尿床,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泌尿系統超聲、尿常規等,以明確原因。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可能包括行為訓練、藥物治療等。常用藥物有去氨加壓素、奧昔布寧、丙咪嗪等,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泌尿外科就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尿失禁由於盤骨底肌肉松弛,控制能力減弱,當腹壓突然增加時,如咳嗽、噴嚏、大笑、體位突然改變或提舉重物,尿液便會不由自主地流出,這個情況多發生於中年以上肥胖女士,尤以曾分娩女性居多。治療方面主要有治療泌尿道感染及失禁的藥物,必須經由醫生因應情況而處方,切勿胡亂自行購買使用。養成良好排尿習慣,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小時排尿,來訓練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對排尿的知覺。每次小便時應盡量排空膀胱的尿液。盤骨底肌肉訓練,平時多作盤骨底肌肉運動,可加強肌肉的收縮力和控制力,以減輕小便失禁的情況。
2015-12-22 03: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補充維生素和鈣劑。
2015-12-21 17: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尿床即遺尿癥。是指入睡后還不能控制排尿,從而不自覺的尿床。首先要檢查腎臟器官有沒有什么病變,然后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以選擇中草藥治療,正泉舒對尿床.遺尿癥.尿失禁病難以治愈的歷史,都有很好的效果
2015-12-21 05: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