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腳底皮厚脫皮且有時癢,可能由真菌感染、皮膚干燥、濕疹、維生素缺乏、接觸性皮炎等引起。 1.真菌感染:如足癬,由皮膚癬菌感染所致。表現為腳底皮膚增厚、脫皮、瘙癢,還可能有水皰、糜爛。治療常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 2.皮膚干燥:環境干燥、頻繁洗腳等可導致。皮膚缺乏水分,角質層增厚并脫落。可通過涂抹保濕霜,如凡士林、尿素霜改善。 3.濕疹:多種內外因素引起。除了脫皮、瘙癢,還可能有紅斑、丘疹。治療藥物有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 4.維生素缺乏:特別是維生素 A、B 族缺乏,影響皮膚代謝。可適當補充,多吃蔬菜水果。 5.接觸性皮炎:接觸過敏原或刺激物引發。需避免接觸,使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等。 腳底出現皮厚脫皮有時癢的情況,原因多樣。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遵醫囑治療。
2025-02-16 14: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建議每晚洗腳后用碘酒棉球局部擦拭,三至五分鐘后,用75%醫用酒精脫碘.事后用干棉條纏繞于趾間睡覺,以保持局部干燥.連續七至十天,腳氣容易復發,平時要注意經常用碘酒酒精擦一下,經常燙洗襪子,盡量少穿旅游鞋,多穿布鞋
2015-12-22 03: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