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總是自我否定、內向且缺乏信心,可能與性格、成長環境、心理壓力、社交經歷、認知偏差等有關。 1. 性格:有些人天生性格較為內向敏感,容易對自身產生負面評價。這種性格特質可能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2. 成長環境:在缺乏鼓勵和支持的環境中成長,容易導致自信心不足,總是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3. 心理壓力: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如學業、工作、經濟等,可能使人產生焦慮和自我懷疑。 4. 社交經歷:不良的社交經歷,如被排斥、嘲笑或批評,會影響對自己的看法和社交信心。 5. 認知偏差:對自己和周圍事物的認知存在偏差,過度關注自身的不足,而忽視優點。 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多關注自己的優點和成就,逐步建立自信。可以嘗試從小事做起,勇敢地與人交流,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如有必要,可以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2025-02-17 04: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曾經喜歡的事情。找回自信。
2015-12-22 00: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自卑是比較得來的2、學會比較,這會使人進步,也會使人退步。3、外表、銀行卡、都能讓你自信,自己想想!別在乎太多,相信自己。堅定自己心中的想法,即使是錯的,那么到最后還能有我們自己的思想。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自己從心理學角度上講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不定而生產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當自卑達到一定程序,影響到學校和工作的正常進行,才歸之為心理疾病,在人際交往中,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自身因素評價過低;心理承受有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疑忌心理;行為畏縮、瞻前顧后等。自卑心理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心理上的消極的自暗示。其表現在“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現實交往受挫,產生消極反應的結果。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礙,導致交往挫折感的發生。如失戀,常常就會引起失戀者較長的時間的不良情緒反應。對待這種愛情挫折,有自卑傾向的人會難以忍受,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無能或倒霉的命運,因而灰心喪氣,意志消沉。這種不良后果會產生消極的自我時間性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內心,并不斷膨大,以致喪失交往的勇氣和信心。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極的自我暗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一些青少年常因個子矮、過胖、五官不正、身體有殘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發揮,于是感到精神壓力重重,常懷疑或擔心自己的缺陷被人恥笑,因此而離群索處,不敢主動交往或接受友誼。對自我智力估計過低帶來的消極暗示。有些青少年由于學業上、工作上成績平平,無出色表現而過低估計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導致對整個自我認識消極,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于是在交往中過于拘謹,放不開手腳,擔心自己成為笑料或被人算計。對性格與氣質自我評價帶來的消極的自我暗示,自卑者大多對自己的性格、氣質特片有些了解。但他們對于自身存在的不利不交往的性格特征,總表現出無能力的態度,嘆曰:“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那些自認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應遲繪者,多不敢主動結交朋友,常常“天馬行空,獨來獨往”。自卑是心理暫時失去平衡的一種心理狀態,對此可以通過補償的方法來加以調適,這種補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的青少年明知自己能力不強,卻故作姿態,甚至以奇異打扮來招人注意,借以爾補自己內心的空虛。這種消極的補償方法,是不足取的。而積極的補償方法有:正確對待失敗。青少年由于知識、經驗的不足,失敗時往往找不到恰當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結果出現惡性循環,失敗導致自卑,自卑引起失敗。要知道,在漫上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風順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敗倒是必然會發生的,對此持平常之心,就不會在感情上產生很大的波動,英國著名教授湯姆遜在總結自己工作成功的經驗時,把它概括為兩個字,那就是“失敗”。增強自信。凡事都要有一個必成的信念,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對事態發展的前途抱樂觀態度。要自信,自信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嘗方法,平時要注意及時抓住自信心的種子清掃自卑的瓦礫,給它一片濕潤的土壤——因為自信心是能通過一次次微小的成功來增強和得到升華的。在自信的基礎上,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抱負水平”是指個體將某件事做到某種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負水平“不宜定得太低或過高,定得太低,激不起奮斗熱情,反而引起惰性;定得過高,超過自身能力,達不成則易引發“失敗感”。所以。“抱負水平”必須符合自己的實際條件。3.“噼己之短,揚己之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學會對自己作公證的全面的評價,既不沾沾自喜,以不影響自憐,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要善于挖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以補償自己的不足。
2015-12-21 17: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