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白細胞和中性細胞比率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藥物影響、物理化學因素等。 1. 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可能導致白細胞和中性細胞比率變化。比如細菌感染時,身體會調動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可能引起白細胞升高或降低,中性細胞比率改變。治療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影響白細胞和中性細胞。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 3. 血液系統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會影響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和中性細胞異常。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 4.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磺胺類、解熱鎮痛藥等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需要調整用藥。 5. 物理化學因素:長期接觸放射線、化學毒物等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應避免接觸有害因素。 發現白細胞和中性細胞比率異常,不必過于驚慌,但也不能忽視。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2025-02-16 17: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通過你的描述,一般是不會受影響的!愿我的回答給你帶來幫助!
2015-12-22 03: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