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單核細胞減少,會是重大疾病嗎?
我做體檢,血圖分析結果中:單核細胞百分比1.0(正常是3.0-10.0),單核細胞絕對值0.06(正常0.12-1.0).白細胞6.18(正常4-10),淋巴細胞百分比36.6%(正常20-40),淋巴細胞絕對值2.26(正常0.8-4.0).單核細胞怎么少的這么厲害,是不是感染了什么重大疾病啊?比如:HIV,癌癥?單核細胞減少,怎么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單核細胞減少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感染、藥物影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 1. 生理性因素:在某些特定生理狀態下,如劇烈運動后、應激狀態等,單核細胞可能暫時減少,這通常是一過性的,無需特殊處理。 2.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可能導致單核細胞減少。此時需要針對感染進行抗病毒治療,如使用阿昔洛韋、利巴韋林、更昔洛韋等藥物。 3. 藥物影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可能引起單核細胞減少。一般在停藥或調整藥物后可逐漸恢復。 4. 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響單核細胞數量。治療主要是使用免疫調節劑,像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5. 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也可能出現單核細胞減少。這種情況需要綜合治療,包括使用促造血藥物,如雄激素、造血生長因子等。 單純單核細胞減少不一定意味著患有重大疾病,但需要綜合其他檢查結果和癥狀進行判斷。如果對檢查結果有疑慮,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和診斷。
2025-02-17 01: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性粒細胞減少:當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5×109/L時稱為粒細胞減少癥;低于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1)感染性疾病(2)血液系統疾病(3)物理、化學因素:放射線、化學物質及藥物均可以引起粒細胞減少(4)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亢進(5)其他:系統性紅斑狼瘡、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休克等也可有中性粒細胞減少。單核細胞減少:無重要臨床意義。
2015-12-22 05: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中性粒細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根據你說的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54.1%,不好說為什么,只是偏低,如果有感染或者疾病急性期,一般會偏高,但是較嚴重時會偏低.
2015-12-21 23: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性粒細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堿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細胞具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中性顆粒細胞百分比低是指中性粒細胞在免疫細胞中占得比例較少!
2015-12-21 22: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強直性脊柱炎,血沉,C反應蛋白是很重要的,血常規中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減少,沒有多大的問題,只是說明免疫力稍微減弱,正常人也會有的,建議你去骨科門診就診,強直性脊柱炎一旦診斷,需要正規治療,特別是現在生物治療的出現,效果還是不錯的。
2015-12-21 21: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