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皮膚、粘膜發生破損和發炎如創傷和傷口感染、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癤、癰、感染性腹瀉、化膿性腹膜炎等,細菌易從破損、炎癥處進入淋巴或血循環而引起;各種慢性病如營養不良、血液病(特別伴白細胞缺乏者)、腎病綜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減少、白細胞吞噬作用減弱等,容易誘發細菌感染;擠壓皮膚瘡癤,尤其是在血供豐富的面部時,細菌可大量進入血循環。大面積燒傷患者的廣大創面為細菌入侵敞開門戶,皮膚壞死、血漿滲出、焦痂形成又為細菌繁殖創造良好環境。 各種免疫抑制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抗代謝藥、抗腫瘤藥以及放射治療等可削弱細胞或體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細胞減少或抑制炎癥反應而有利于細菌蔓延、擴散。長期應用抗菌藥物易導致耐藥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機會。各種檢查或治療措施加內鏡檢查、插管檢查、大隱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靜脈高營養療法、各種透析術、臟器移植等均可導致細菌進入血循環,或發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敗血癥。
2015-12-22 07: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敗血癥是指細菌進入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革蘭陽性球菌敗血癥易發生遷徙病灶;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易合并感染性休克。當敗血癥伴有多發性膿腫時稱為膿毒敗血癥。各種致病菌都可引起敗血癥。常見者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沙門菌屬、克雷白菌屬等。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致病力較弱的細菌或條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敗血癥。近年來致病菌種已發生變化,由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敗血癥有所下降,而革蘭陰性桿菌、厭氧菌和真菌所致者逐年上升,這與血管插管、體內異物置人等醫學新技術的開展和抗生素的過度應用有一定關系。以上是對“敗血癥是由什么引起的?”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2 01: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敗血癥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主要的途徑有,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或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而侵入血循環致病。有問題再聯系,祝好。
2015-12-22 0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敗血癥是由細菌引起的。由于外傷或者皮膚感染,在體抗力較弱或者細菌毒力比較強的情況下,細菌進入血液循環,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從而引起的全身的嚴重感染。早期癥狀是發熱,白細胞升高,有的患者會出現皮疹,隨著病情的發展會逐步出現肝脾腫大,嚴重的毒血癥狀,休克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最終多由于多臟器衰竭或者休克死亡。
2015-12-21 23: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敗血癥是指細菌進入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嚴重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增高等.敗血癥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引起的.細菌侵入血液循環的途徑一般有兩條,一是通過皮膚或粘膜上的創口;二是通過癤子,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化膿性病灶發生敗血癥后,如果病情嚴重或者抗菌不及時或者抗菌無效,是很容易導致休克而死亡的.
2015-12-21 21: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