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洪昌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心理
-
你好,面癱是一種突發性的疾病,發作的時間很短在數小時或1-2天內就可以達到高峰,它的病因非常的復雜,常見的發病誘因有:感冒,著涼,疲勞。面癱的癥狀:面癱的動作不靈活,(不可以做皺額,蹙眉,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表情僵硬。當我們的面神經麻痹不能完全恢復的時候,就會產生肌肉癱瘓。中醫認為由于患者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風邪入中經絡,氣血痹阻面部。故令口眼歪斜。但有寒熱之別,風寒證多有面部受涼,風熱證則常繼發于感冒。面癱可發于任何年齡,但以20-40歲為多,常只發于面部一側,任何季節均可發病,以冬季多發。在治療上你可以采用中醫治療,中醫在治療面癱上有悠久的歷史,效果較好,并且治療的越早恢復的越好。
2016-10-31 15:3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可行針灸治療,西醫可用藥物改善微循環,效果不錯.(僅供參考)
2015-12-22 14: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的情況應該找醫生當面診治,中醫講究辨證治療,需要搜集望聞問切等四個方面的資料,才能根據這些材料進行病情分析,選擇恰當的藥物.在治療本病方面,沒有非常切合實際的通用藥,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015-12-22 13: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引起面神經病變的常見原因為病毒感染,頭顱外傷,中耳炎,面神經和顱底腫瘤等.病毒引起的面癱主要有貝爾面癱和耳帶狀皰疹性面癱.貝爾面癱常常被認為面部受到寒冷和涼風引起的面癱,目前的研究發現與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感染有關.耳帶狀皰疹面癱則是帶狀皰疹侵犯面神經所致,患者同側耳部劇痛和紅腫,有時有聽力障礙和眩暈.面神經骨管就像一個狹窄的管腔,炎癥引起的水腫造成對面神經的壓力,使得面神經內神經通道閉塞.如果從腦干面神經核發出的再生神經纖維通不過閉塞區,就將出現不可逆的神經壞死,面癱再也無法挽回了. 外傷也是引起面癱的一個常見原因.嚴重的中耳炎和中耳膽脂瘤是面癱的一個潛在危險因素.在面癱的諸多原因中,面神經腫瘤常常被忽視.最近在我的門診面癱病人中有二人被發現是面神經腫瘤,其中一人已經面癱近30年,CT和手術證實,面神經瘤已占據了整個中耳和耳后的乳突骨腔.因此,周圍性面癱,作耳部CT有助于排除面神經腫瘤. 80%面癱可以不同程度地自主恢復.用藥物治療可以提高恢復的效果.藥物治療的原則是消除耳部的面神經水腫.面部的理療和針灸是輔助手段,并不足以消除面神經水腫,對于嚴重的面癱應該進行正規的檢查和治療. 保守治療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為主,后期以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其主要治療原則.早期使用激素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原則是大劑量使用一周,再逐漸減量一周.恢復期采用神經營養代謝藥物和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干擾素,病毒唑等抗病毒用于貝爾面癱和耳帶狀皰疹性面癱. 保護暴露的角膜,防止發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藥水,涂眼藥膏等方法.有15%~20%的面癱是不可逆性,如果各項電生理指標都證實神經已經完全變性,需要立即進行手術,手術稱為面神經減壓術.既然狹窄的骨管使得水腫的面神經的壓力變大,病變不能恢復,我們就可以用顯微手術的方式打開面神經骨管,把面神經從狹窄的“房間”中“解放”出來,減輕神經的壓力,讓損傷以上部位的神經纖維向下生長,使面癱康復,這種手術稱作面神經減壓術. 藥物治療如果兩個月無效,應該及時考慮手術治療,以免造成永久性面癱和面部肌肉萎縮.最佳的手術時機是面癱半個月內,隨著面癱時間的延長,手術效果降低.超過三個月,手術效果只有50%左右.
2015-12-22 11: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面癱即面神經麻痹俗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面神經炎”“歪嘴風”等是以面部一樣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身體特征的一種常見病本地一般穩定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療效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面肌痙攣就醫指南請點擊查看 面癱的手術原因()感染性病變(約%):感染性病變多是由潛伏在面神經感覺幫助神經節內休眠狀態的帶狀皰疹(VZV)被激活引起另外腦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瘧疾多發性顱神經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顳骨化膿性關心炎癥()特發性(常稱Bell麻痹):約%慚愧因為疲勞德技及面部耳后受涼受風引起()腫瘤(約%):腫瘤本身及外科復查切除腫瘤均票販可以引起腫瘤包括:基底動脈瘤顱底腫瘤聽神經瘤腮腺瘤原發性膽脂瘤及頸靜脈球腫瘤()神經源性:約%由于時候腦血管病顱內非創傷性神經源性引起()創傷性:約%顱底骨折顳骨骨折面部外傷外科因為手術及以及面神經分布區神經毒性耐心藥物的注射如酒精青霉素及肉毒素等藥物安排是面癱在創傷性語氣原因中最常見的()中毒:如酒精中毒長期接觸有毒物()代謝障礙:如糖尿病維生素缺乏()血管機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經核發育不全
2015-12-22 06: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癥,俗稱“面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面神經炎”,“歪嘴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面癱的根源在于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痹,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癥.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本方功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后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于不粘手時,即成本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癥有效.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本方功能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4,姜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鐘.本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癥.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本方功能補氣養血,適用于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蓮子肉,山藥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藥汁服,口服2—3次.本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7,生地蝎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蝎3至5只,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姜適量煲湯.其中全蝎為治風要藥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藥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湯飲食.本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另外,當癥狀穩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面癱日常生活小常識護理專家提醒,冬春交替季節,人們要注意不能疲勞過度,開空調以及坐汽車時切忌直接吹風,一旦出現癥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同時保持情緒樂觀.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如果發現面癱,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一般情況下,20天左右,基本能治愈;有的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口眼歪斜,迷信的會認為是被“鬼風”吹的,往往不好意思,諱疾忌醫;有的病急亂投醫,以上諸多因素容易耽誤治療.2.面癱,面肌痙攣注意事項?一,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豆類,黃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紫匣,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桑棋.二,忌: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酒,羊肉,狗肉,動物肉,帶魚,辣椒.三,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10-20分左右后足底按摩.四,適當活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五,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視,電腦,紫外線等.六,面癱疾患者應注意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鼾,濕熱毛巾熱脖,每晚3-4次以上,勿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頭面部保暖.七,面部抽搐時,應雙眼緊閉,嘴緊閉(痙攣患者禁食酸性食物).3.面癱,面肌痙攣防治小記冬天室內比較溫暖,如果面部遭到冷風的侵襲,必然會使血管發生收縮,時間一長自然變容易發生面癱.相對來說,老年人患面癱的機率更高一些.從中醫角度說,面癱,面肌痙攣多由人體正氣不足,經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侵面部經絡,出現經絡阻滯,氣血動行不暢,經脈失養而導致.預防面癱,面肌痙攣,關鍵還是要注意防寒,尤其是要根據氣候避免寒風長久拂面(不可貪圖涼爽);平時多進行運動,加強鍛煉,提高人體的正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內正氣旺盛,風邪不易侵入;還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閑適,足夠的睡眠時間;在飲食上注意,既可增強體質,又可增強抗病能力.已患了面癱,就應及時求醫治療,采用中醫手段治療應是首選,可以達到標本兼治,以防留下后遺癥.面癱患者的眼部護理面神經還有支配管理眼睛閉合的眼輪匝肌鍵,所以面癱,患者如出現眼裂變大,不能閉目,不以有眨眼,尤其是睡眠時分膜長時間暴露,便會發生腸膜干燥,很容易導致眼部感染,嚴重者,常損傷視力.面神經的治療時間較長,除了接受神經治療還要長期到科檢查,一般需要每兩周檢查一次,患者自己也可采取一些積極的保護措施.1.經常給患側眼睛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如用3%角膜寧或潤舒等滴眼,以保持角膜表面的濕潤并預防感染.2.晚上睡覺前可用抗生素眼膏.如紅霉素眼膏等涂眼;使暴露的角膜有眼膏與空氣隔離;避免干燥和污染.也可使用專用眼罩,以減少了角膜表面的水分蒸發,同時預防感染.3眼部癥狀嚴重里,應去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如臉緣縫合術等.4.面癱的注意事項阻止局部受涼,避免病毒感染和冷風吹面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仍是最關鍵,措施,故恢復后仍需注意勞逸結合,重調養忌過勞及避免不良精神刺激等.面癱的抗病毒藥物:面癱病因學之一是病毒感染學說,被認為與貝爾氏面癱有關且研究較多的病毒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腺病毒及其他一些病毒.現在許多學者更傾向于:(1)病毒感染特別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是貝爾氏面癱的病因;(2)貝爾氏面癱是潛伏的病毒活化所致.臨床應用抗病毒藥物有:病毒唑,阿昔洛韋.(1)阿昔洛韋片〔9-(2羥經乙氧甲基)-鳥嘌呤〕對單純性皰疹病毒(HSV)Ⅰ型和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有很高的療效.阿昔洛韋進入皰疹感染細胞之后與脫氧核苷競爭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細胞激酶,藥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無環鳥甙三磷酸酯,作為病毒DNA復制的底物與脫氧鳥嘌呤之磷酸酯競爭病毒DNA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合成,顯示抗病毒效力.用法:口服,每次2片,每3小時一次,每天5次,連服5~7日.(2)病毒唑(三氮唑核苷注射液)本藥對多種RNA和DNA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阻礙病毒的復制.用法: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每日按體重每公斤注射10~15mg,分兩次注射,連續使用5~7天為一療程.
2015-12-22 00: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