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排卵期出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激素波動、生活習慣、婦科疾病、全身性疾病、藥物影響等。 1.激素波動:排卵期間,體內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不能維持子宮內膜生長,可能導致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引起少量出血。 2.生活習慣: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過度勞累等,可能影響內分泌平衡,導致排卵期出血。 3.婦科疾病:像子宮內膜息肉、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疾病,也可能引發排卵期出血。 4.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系統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造成出血。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凝藥、避孕藥等,可能干擾體內激素水平或凝血機制,引起出血。 如果排卵期出血頻繁發生、出血量較多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治療方法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常用的藥物有黃體酮膠囊、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但需遵醫囑使用。
2025-02-17 17: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排卵性出血是因為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不能維護子宮內膜的正常生長而發生內膜突破性出血。你也不必擔心,這種現象也是一種生理現象,因個體差異,只有少數人會有排卵期出血。排卵期出血一般不需治療,大都能自愈,不影響健康和生育
2015-12-22 23: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