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痛風發作,一般都是首先在腳上表現,帶來的疼痛是難以忍受的。大部分痛風的癥狀都出現在腳上,腳趾關節,腳踝關節。疼痛在數日內達到峰值隨之便逐漸退去。在病痛發作時疼痛如“刀割樣”并且伴隨灼熱感。大多患者無法忍受,甚至有抱足痛苦的患者出現。腳痛風早期癥狀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其也是急性痛風發作的典型表現,該病多半夜驟起,疼痛明顯,常夜不能眠,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且病患關節有明顯紅腫熱痛癥狀,不可觸碰。
2016-08-18 10: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征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典型發作常于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進行性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扯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受累關節及周圍組織紅、腫、熱、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數天或2周內自行緩解。首次發作多侵犯單關節,部分以上發生在第一跖趾關節,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該部位。其次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少受累,可同時累及多個關節,表現為多關節炎。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惡心等全身癥狀,可伴白細胞計數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應蛋白增高等。 2.間歇發作期 痛風發作不間斷數天至數周后可自行緩解,一般無明顯后遺癥狀,或遺留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及刺癢等,以后進入無癥狀的間歇期,歷時數月、數年或十余年后復發,多數患者1年內復發,越發越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癥狀不間斷時間越來越長。受累關節一般從下肢向上肢、從遠端小關節向大關節發展,出現指、腕和肘等關節受累,少數患者可影響到肩、髖、骶髂、胸鎖或脊柱關節,也可累及關節周圍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癥狀趨于不典型。少數患者無間歇期,初次發病后呈慢性關節炎表現。 3.慢性痛風石病變期 皮下痛風石和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是長期顯著的高尿酸血癥,大量單鈉尿酸鹽晶體沉積于皮下、關節滑膜、軟骨、骨質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結果。皮下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見于反復發作的關節周圍及鷹嘴、跟腱和髕骨滑囊等部位。外觀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黃白色贅生物,皮膚表面菲薄,破潰后排出白色粉狀或糊狀物,經久不愈。皮下痛風石常與慢性痛風石性關節炎并存。關節內大量沉積的痛風石可造成關節骨質毀壞、關節周圍組織纖維化和繼發退行性改變等。臨床表現為不間斷關節腫痛、壓痛、畸形及功能障礙。慢性期癥狀相對緩和,但也可有急性發作。 4.腎臟病變 (1)慢性尿酸鹽腎病尿酸鹽晶體沉積于腎間質,導致慢性腎小管一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下降,出現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細胞尿、輕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結石尿中尿酸濃度增高呈過飽和狀態,在泌尿系統沉積并形成結石。在痛風患者中的發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現于痛風關節炎發生之前。結石較小者呈砂礫狀隨尿排出,可無癥狀;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腎絞痛、血尿、排尿困難、泌尿系感染、腎盂擴張和積水等。 (3)急性尿酸性腎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驟升高,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小管、集合管等處,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臨床表現為少尿、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晶體。多由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即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繼發原因引起。
2016-06-20 15: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虎龍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痛風痛得很有特點,發作之前沒有什么征兆,一旦痛起來卻又非常厲害,可以說是關節炎癥中最痛的一種。很多人半夜痛醒,感覺就像刀割一樣,只要周圍的風有輕微流動,痛得就更厲害了,如果稍微活動關節,立刻哇哇亂叫。再看痛的地方,關節明顯腫脹、充血,皮膚變紅,還發燙。此外,有的人還覺得發麻、針刺感、灼熱感、跳動感等。所以很多病人沒辦法忍受,只能靠止痛藥硬把痛感壓下去,晚上睡覺還不能蓋被子,非得把兩腳或手伸在外面,挺遭罪的。小建議:1.多喝水,每日保持1500~3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嚴格戒酒,啤酒加海鮮絕對禁止。啤酒本身含有酒精,會使尿酸的排泄受到影響;而且酒精氧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物質,使尿酸增高。海鮮含嘌呤和蛋白質,大量攝入蛋白質會使我們人體處于一種微酸的環境,這樣會促進尿酸結晶的形成;另外,短期大量攝入海鮮,大量的嘌呤會使尿酸急劇升高。雖然我們飲食因素只占尿酸的10%~20%,但是短時間內大量吃海鮮導致尿酸急劇升高,再喝酒影響排泄。 3.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豬肉,海鮮,如動物的內臟、沙丁魚、金槍魚,豆類及發酵食物等;魚蝦類、鮮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燉肉或鹵肉。 4.每天飲食中蛋白質的量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克左右,動物內臟心、肝、腸、腎、腦和肉湯等以及沙丁魚、蝦、貝等海鮮都應少吃。蛋白質以牛奶、雞蛋為主。 5.飲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6.每日的飲食結構中,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可選用精白米、富強粉、玉米、饅頭、面條等。 7.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8.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醫生詢問:
2015-12-23 05: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腳痛風的腫脹就是紅腫熱痛,好發于大腳趾的腳趾與腳掌相連的關節。疼痛是所有癥狀中最明顯最重的,往往讓人難以忍受,需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及秋水仙堿才能緩解。醫生詢問:
2015-12-23 05: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痛風疾病,是常見病,往往是代謝疾病的。一般的情況發作部位為大拇指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于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此病的情況往往是可以采用降低尿酸藥物、消炎止痛藥物的治療的。注意保養的。不要吃高嘌呤飲食。醫生詢問:
2015-12-22 14: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