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孩疝氣手術后短期內復發,可能與術后護理不當、腹內壓持續增高、手術未完全修復、身體發育異常、術后感染等有關。 1.術后護理不當:術后小孩過早劇烈運動或哭鬧,可能導致傷口愈合不良,增加疝氣復發風險。 2.腹內壓持續增高:如果小孩存在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等情況,腹內壓力持續處于較高水平,容易使疝氣復發。 3.手術未完全修復:手術中可能存在疝囊結扎不完全、修補不牢固等情況,使得疝氣有再次出現的可能。 4.身體發育異常:部分小孩自身腹壁組織薄弱,發育不完善,即使手術修補,仍可能因腹壁強度不足而復發疝氣。 5.術后感染:術后傷口發生感染,影響愈合,也可能導致疝氣復發。 總之,疝氣手術后復發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發現孩子疝氣復發后,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2-17 15: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手術是小兒疝氣最好的治療方法,一般全身麻醉,采高位結扎的方法,手術安全且時間不長。小兒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幼兒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溝部位有可復性腫塊,多數在2~3個月時出現,也有遲至l~2歲才發生。小兒疝氣一般發生率為1-4%,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4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于兩側。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后數天、數月或數年后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小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里。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并讓患兒平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睪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復性疝氣。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癥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癥。人們平時所說的小兒疝氣,從醫學上講,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為男孩的睪丸是在出生前才通過腹股溝管降至陰囊的,隨之下移的腹膜則形成鞘狀突。若鞘狀突在嬰兒出生后還沒有閉鎖,或閉鎖不全,反而成為較大的腔隙,腹腔內容物就會從這里突向體表,而形成疝氣。又因為右側睪丸下降比左側略晚,鞘狀突閉鎖也較遲,故右側腹股溝疝氣較多。當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氣,只是發病率相對低一些。由于嬰兒腹肌可隨身體的生長逐漸強壯,疝氣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暫不治療,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疝塊突出時,及時將其還納,防止疝塊再次突出,發育中的腹肌還有加強腹壁的機會,使疝氣病有自愈的可能。(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間,疝氣一旦發生嵌頓---疝氣包塊卡住,無法復位的情況,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復位,并盡快接受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疝塊會越來越大,如果能及時回納,問題還不大,但若稍一用力甚至站立時疝塊就出現,往往會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可能導致嵌頓疝,絞窄疝的發生。當孩子劇烈哭鬧或突然用力時,腹內壓突然增加,腹腔腸管突出過多,疝囊頸經常受到磨擦,使疝內容物不能還納,應立即到醫院診治。如果嵌頓過久,會形成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癥,這時再行急癥手術,其風險要大得多。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疝氣時,應立即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6個月以下的患兒可暫不處理,但需密切觀察;6個月以上的患兒如果疝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史者,則應抓緊時間、盡早進行徹底治療。疝氣容易復發,平時應注意事項:1)小兒疝氣患者應盡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生氣,劇烈運動等。2)疝氣患者應注意休息,墜下時,用手輕輕將疝氣推回腹腔。3)疝氣患者應盡量減少奔跑與久立,久蹲,適時注意平躺休息。4)疝氣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藥、雞、蛋、魚、肉等。5)稍大一些的幼兒疝氣患者,應適當進行鍛煉,以增強體質。
2015-12-22 22: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說的應該是睪丸鞘膜積液吧,這個和疝氣不是一回事,如不能自行吸收仍然需要手術治療。
2015-12-22 20: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