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內熱]
稍稍運動就出汗,比如,做家務,洗點衣服,吃飯啊,喝點熱水啊,就汗流不止,背心,襯衣領子,腋窩,乳房下兩側愛出汗,襯衣和背心的汗液都是黃色,洗都洗不掉,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汗液成分可分為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兩類,都是體內的代謝產物。無機成分主要汗液汗液是氯化鈉、碳酸鈣等鹽類,有呈酸性的,也有呈堿性的,這些酸堿成分的過多堆積會直接腐蝕皮膚、破壞皮膚的組織細胞,導致皮膚老化。而汗液中的有機成分在體表的堆積,在高溫天氣的推動下,更會利于微生物在體表大量繁殖。由于空氣污染和在健身房共用器械等問題,存在于皮膚表層的大量細菌、寄生蟲等,會分解汗液中的有機成分,產生各種有毒物質,釋放出有異味的氣體,導致“汗味”嚴重,甚至引起皮膚疾病,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汗疹、毛囊炎、濕疹、癤子、痱子等。此外,汗液會減少皮膚的抵抗力。汗液和皮脂分泌正常,在皮膚上混合后形成皮脂膜。出汗過多,汗與皮脂的比例失調,皮脂就會被汗水沖掉,變薄。一般情況,正常的弱酸性皮膚會變為堿性,以細菌的抵抗力減弱,殺菌力也下降。有人會因此而產生皮膚病,有人的皮膚會因此而變得粗糙。運動固然能甩掉一些汗水,減輕一點體重,但要小心身體的水分、電解質就是在汗液汗液這時悄悄流失的。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長時間的運動下,流失的汗水中夾著鈉的含量最多,而鈉離子和氯離子的流失就無法適時地調節體液與溫度等生理變化,這時光補充水分可能恐怕不足以應付電解質的流失。一味喝太多的白開水,會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導致低血鈉癥。而運動飲料中不但可以補充水分,里面更含有鈉、鉀、氯等離子及葡萄糖等,也可以補充流失的電解質等。在運動后每15分鐘到半小時,記得要休息一下,并補充水分。一旦嚴重缺水,感到肌肉無力,惡心想嘔吐,可以在飲水中加上半小匙的鹽,以補充流失的鹽分。喝水切忌豪飲猛灌。正確的喝水速度,應該是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身體才能達到良好吸收的效果。飲水的溫度以接近室溫為佳。在激烈運動后喝冰水、開水,容易刺激呼吸及消化系統,影響身體擴張;而過熱的水,容易灼傷口腔、食道,會造成胃部吸收減緩。市售的運動飲料含葡萄糖、電解質及水分,因此也可以作為飲水的替代品,汗液汗液但不宜飲用過多;不運動時,則最好少喝。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如西瓜、水梨等也是良好的水分補充輔助來源之一。其實,對于一般小部分的流汗流失,體內儲存的電解質會自動的釋放到血液中,來維持血液中電解質的恒定,所以一般的短時間運動或流汗后只需補充水分即可。并且除了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之外,一般的水果、果汁也是含糖量相當高的食物,對于運動后的體力恢復及維持電解質的水平也很有幫助,也可以讓你在流失汗水后不必拘泥于運動飲料。可以從汗的顏色、氣味、部位以及有否伴隨癥狀等方面來捕捉、分析和判斷其與疾病的關系:一看顏色黃汗汗液呈現黃色,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主要見于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炎、膽囊炎、肝硬化等。此外,過多進食胡蘿卜、橘子、柑橙等蔬果,也可出現暫時性的黃汗。白汗從中醫看,白色屬肺,肺色外露則現白汗,多為心肺陽虛所致,常與心肺功能虛弱有關。有時,疼痛劇烈(如肚子痛)也可引起白汗淋漓。紅汗汗液呈現紅色,多與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也可能是身體某部位在出血。不過,服用碘化鉀等化學制劑,也可有紅汗出現。綠汗汗液變為青綠色,提示有膽汁外泄,如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您好!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了解,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哦!!
2015-12-22 20: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出汗本身是一種調節體溫、散熱的一種方式,比如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之后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會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會少一些,這都屬于正常范疇。出汗一定要分出來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癥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一種中樞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是一種陰陽失調引起的.中醫是怎樣認為每個人出汗的情況:醫學對于出汗是有分類規定的,有自汗、盜汗、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見的還是自汗和盜汗。所謂自汗就是無緣無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熱也沒有運動的環境下。盜汗醫學上認為就是在夜間睡著了時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當然其它還有很多出汗的情況都有分類。自汗和盜汗有一部分在醫學上是病理性的,是合并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時是由于體內中樞神經紊亂有關.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高熱性的疾病如發燒、肺炎、風濕熱等疾病。另外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原因也是有的.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多見于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人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或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提示,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自汗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
2015-12-22 20: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多汗一般是植物神經失調的原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多汗最為多見,一般可吃些刺五加片、維生素B1、谷維素和黃芪精口服液等來調理。中醫認為,濕熱重的人最容易出汗,其發生原因與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過高有關。該癥狀的出現可能與遺傳有關,是人體體質的問題,對健康沒有直接影響。一般來說,多汗者,可吃些清熱健脾的東西。夏季應多吃些清熱解暑、消化健脾的東西,才能較好地抵制濕熱,減少出汗次數和數量。汗,幾乎與你終身相伴。高溫下體育運動和勞動,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10升。所以,汗對人體至關重要,絕非“廢物”。汗是“散熱器”。如果體內熱量散發不出去,體溫就會上升,而大汗一出,你的高燒立退。汗還是“水鹽調節器”。它除含99%的水分外,還有少量的鹽分。因此汗有協助腎臟排泄廢物調節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作用。汗還是“護膚品”。一點不出汗,你的皮膚就會干燥,因為汗液分解產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不過,汗出得太多,也預示著身體可能出了問題。有人說,不熱不動也出汗。由于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于靜汗,而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不熱、不運動就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這類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另外,根據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辨識疾病。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食的表現,減少食量、吃清淡飲食能緩解。手足心多汗,伴有口咽干燥等,多屬于陰虛有熱;若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多屬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要通便。心窩、胸口多汗,多見于一些腦力工作者,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可通過如慢跑、太極拳等緩解。汗味如果發腥,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一般屬肝熱。可用清淡飲食,或用中藥菊花等泡水喝。有些人的汗液呈藍色、青色、青綠色、紅色或黃色等,叫做色汗。注射美藍的人可出現藍色汗液,青綠色汗的人要考慮鋼中毒,紅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鉀。總之,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結核等,都伴隨明顯的相應癥狀,必須及時就醫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況就能解決。
2015-12-22 16: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汗液(sweat)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由于外界氣溫升高,或體內產熱增加所致的熱刺激引起的發汗稱知覺發汗。此時發汗區域分布廣,全身各部位皮膚,尤以前額、頸部、軀干前后、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為頸、軀干側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為股內側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精神緊張亦引起發汗,發汗中樞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覺蒸發約600~700毫升水。100毫升汗液里究竟有什么?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其比重約介于1.00汗液汗液2~1.003之間,pH值4.2~7.5。NaCl約為300毫克/100毫升。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1~2%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出汗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所謂的被動出汗,是指由于天氣悶熱,心情煩躁而形成出汗,這種出汗方式是人體通過水分蒸發帶走體內熱量,保持體溫正常范圍內的生理活動。相反,人體主動運動而出的汗,被稱為主動出汗,它有利于保持人體內的汗液汗液溫度,散發熱量,作用同被動出汗相同,同時能帶走少量人體因運動而產生的體內垃圾。汗的作用是調節體溫,細想起來,人的機體真如同是一臺精密的機械。如果不出汗,那就糟了。一運動,血液循環加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快,體溫升高,就自然會出汗,使體溫下降;天冷了,汗腺和毛孔就收縮,不再流汗,防止體溫散失。汗水是我們身體的“空調。”按照中醫的說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種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經常出汗是怎么回事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那會有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于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后就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并且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
2015-12-22 13: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內熱? 內火(熱)是和內寒相反的一類由于人體新陳代謝過于旺盛、產熱過多所導致的疾病。產熱的絕對過多引起的“內(熱)”,也叫“實火(熱)” 。引起“實火(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過于元陽的運動、溫煦作用過于亢進,從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活動過于旺盛,產生各種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