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眼睛是斜視,遠處看不清就斜著看這可能比較麻煩,你可以試試中醫的針灸,說不定會有改善
2015-12-23 13: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前者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征;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并伴眩暈,惡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斜視病因復雜,現代西醫學除針對病因及手術治療,對病因不明者,尚無理想方法. 針灸治療目偏視,在中醫古籍文獻中,未查閱到有關記載.現代用針灸治療斜視的早期臨床文章,見于1958年[1].但到60年代末,資料仍不多,且以治麻痹性斜視為主.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本病的治療得到了針灸界的關注.尤其是共同性斜視,在幼兒中發病率較高,而現代醫學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故成為針治重點.治療方法上,以針灸為主.近年用梅花針按辨證分型叩刺治療,取得較好的經驗.此外,用電針,頭針,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磁電療法以及傳統的隔核桃殼灸等,都有一定療效. 針灸對麻痹性斜視和共同性斜視都有效果,其有效率均在80~90%左右.患者這是屬于先天性斜視,應該早些治療比較適宜,現在年齡稍微大些,建議去權威眼科醫院就診.
2015-12-23 07: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前者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征;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并伴眩暈,惡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斜視病因復雜,現代西醫學除針對病因及手術治療,對病因不明者,尚無理想方法.治療斜視的目的,首先是針對弱視,以促使兩眼良好的視力發育,其次為矯正偏斜的眼位.斜視的治療方法包括:戴眼鏡,戴眼罩遮蓋,眼視軸矯正訓練,眼肌手術等方法的綜合使用.戴眼罩是治療斜視所引起的弱視.視軸矯正乃利用儀器加強眼球運動.眼肌手術則包括放松或縮短一眼或兩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條或多條眼肌.輕度斜視可以戴棱鏡眼鏡來矯治.
2015-12-23 07: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您的情況如果從小就這樣,不排降先天斜視的可能.此類疾病應該盡早治療的,早治療恢復比較好的,您現在可以上當地三甲醫院或眼科醫院及時檢查一下看是否可以手術,及時治療吧,術后要多休息一下,食物方面清淡一些
2015-12-22 23: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前者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征;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并伴眩暈,惡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斜視病因復雜,現代西醫學除針對病因及手術治療,對病因不明者,尚無理想方法.斜視的治療 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風池. 配穴:據辨證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發病與高熱抽搐有關,目干畏光,急躁頭痛,口苦多夢,脈細稍弦或小數,苔薄白. 肝俞,膽俞,內關,百會. 脾氣虛弱型:眼斜,視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納少,頭暈體瘦,時有便溏,脈細弱或緩,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會,內關,足三里. 腎虛型:眼斜,多自幼發病,屈光度較薄,視力較差,頭暈發枯,面色欠華,常有遺尿,苔薄或凈,舌質淡或尖紅. 腎俞,肝俞,膽俞,大椎,腰椎兩側,內關. 調理鞏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復,視力未達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兩側,百會,大椎,肝俞,膽俞,脾俞,腎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據證型酌加.在具體選穴時,則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進視力,配穴之內關必加;第二階段是在上述基礎上糾正斜視,則百會或肝俞,膽俞每次必加;第三階段為鞏固階段,則均酌取最后一組配穴. 采用普通皮膚針或電梅花針叩刺.如為電梅花針,則將特制的電梅針針具接通晶體管治療儀,用直流電,電壓9伏,電流以強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為度.然后在每一穴區之0.5~1.5厘米直徑內作均勻叩打,計20~50下.胸腰椎兩側,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膚針,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彈刺,力量以中等強度為宜,至局部出現明顯潮紅為度.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停針半月后,繼續下一療程.患者在治療期間堅持自我按摩兩側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于治療共同性斜視,對象以20歲下的青少年為宜.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眼位復正,視力增加到1.0以上.顯效:眼位復正或基本復正,視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視程度減少一半,視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復正,視力增加1~2行;或斜視程度減少不到一半,但視力增加2行以上.無效:無改善或改善未達到有效標準. 共治共同性斜視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標準評定,痊愈57只(31.0%),顯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無效3只(1.7%),總有效率為98.3%.內斜視比外斜視療效好,斜視程度在15度效果較好[2]. 體針加穴位貼敷 (一)取穴 主穴:四白,合谷,球后. 配穴:內斜肌麻痹:陽白透魚腰,瞳子{1}透絲竹空;外斜肌麻痹:攢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后針患側,合谷選任1側,左右交替.配穴據癥而取.令患者取臥位(如患兒不合作,可由家屬抱坐).四白穴應摸準穴位進針,以引出觸電感為佳,球后針深1.5寸,使眼眶酸脹感明顯,合谷局部得氣.透穴要求進針快,沿皮下送針須慢.均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刮針柄半分鐘.如為不合作小兒,可采取快速進針,輕度捻轉不留針法,不予透刺.針后,可在配穴取1~2穴貼敷馬錢子片,用膠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時.每日或隔日針刺貼敷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 馬錢子片炮制:先將馬錢子加適量水浸泡1個半小時,再加入適量綠豆加熱,直煮至綠豆開花,取出馬錢子,趁熱去皮,并切成片,曬干貯存于干燥容器配.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于麻痹性斜視. 療效判別標準:痊愈:眼肌力恢復,斜視和復視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復,斜視改善,尚殘存復視.無效:治療后未見改善. 共治麻痹性斜視81例,痊愈49例(60.5%),有效為25例(30.9%),無效7例(8.6%),總有效率為91.4%[3~5].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內斜視,①瞳子髎,風池,四白,太沖;②球后,太陽,目窗,外關;③絲竹空,魚腰,頭維,光明. 2,外斜視,①睛明,眉沖,魚腰,合谷;②攢竹,風池,四白,太沖;③下睛明,光明(頭),曲差,京骨. 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許. (二)治法 據癥而取,每次取1組穴,3組穴輪用.雙眼斜視取雙側,單眼斜視取單側.眶內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轉.風池穴進針時,針尖對準對側眼球,強刺激促使針感達到眼部.小兒速刺入,捻轉半分鐘左右即出針.其余進針得氣后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15分鐘行針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日.以上是對“我眼睛是斜視”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2 21: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