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下注、痰濕內阻等多癥如何用藥
我有濕熱下注,痰濕內阻,血瘀,陰虛,用什么藥好點,能不能開一副中藥藥方?主要表現走路時間長后腳后跟很疼,有5年了,身體很胖,手心夏熱,冬涼出汗。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華芳 主治醫師
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
一級
中醫傷科
-
濕熱下注、痰濕內阻、血瘀、陰虛會導致身體出現多種不適癥狀,如腳后跟疼、身體肥胖、手心異常等。治療需綜合調理,可選用中藥方劑,同時注意生活方式。 1. 濕熱下注:多因外感濕熱、飲食不節等引起。表現為小便短赤、大便黏膩等。常用藥物有龍膽瀉肝丸、四妙丸、八正合劑等。 2. 痰濕內阻:多由脾胃虛弱、飲食失調所致。常見癥狀有身體肥胖、痰多等。可用二陳丸、參苓白術散、香砂六君丸等。 3. 血瘀:多因氣血不暢、外傷等造成。常有局部疼痛、舌有瘀斑等。可選擇血府逐瘀丸、復方丹參片、桂枝茯苓丸等。 4. 陰虛:常因熱病傷陰、勞傷久病等引發。出現手足心熱、盜汗等。可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 5. 綜合調理:除了用藥,還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肥甘厚味;適量運動,促進氣血運行;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內傷。 總之,出現上述多種病癥,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遵醫囑用藥。
2025-02-18 23: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中醫中藥為主,活血化瘀,健脾利濕,辨證實施,標本兼治,以西醫增加機體免疫力,口服中藥湯劑結合穴位注射的療法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5-12-23 09: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