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戶外突發癲癇的應對措施
癲癇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在戶外面對突發性癲癇該怎么護理?比如在逛街時患者突發性癲癇?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癲癇患者的護理至關重要,包括日常起居、病情觀察、心理支持、急救處理等方面。對于戶外突發癲癇,要迅速采取正確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1.日常起居: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 2.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發作頻率、癥狀表現、發作持續時間等,記錄發作情況,以便向醫生提供準確信息。 3.心理支持:多與患者交流,鼓勵其積極面對疾病,減輕心理負擔,增強治療信心。 4.急救處理:當患者癲癇發作時,迅速將其平臥,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周圍危險物品,避免受傷。 5.戶外應對:在戶外突發癲癇,立即呼叫急救電話。在等待救援期間,守護在患者身旁,避免圍觀和干擾。 總之,癲癇患者的護理需要全方位的關注和細心照料,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發作風險。
2025-02-18 02: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治療癲癇病應該通過正規的中醫醫院來進行,首先要進行專業的檢查來確定病情,然后在通過中醫的現代化治療技術來根治病情。隨著中醫現代化技術的發展,癲癇病的治療也有了新的方案,激活神經肽再生,修復神經肽活性,讓神經肽在神經細胞內合成以及在突觸處正常釋放,突觸后膜上的對應受體相結合,從而控制癲癇發作。 另外,在生活中您還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來進行家庭中的護理。 一、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癲癇病應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使大腦興奮性增高,正常人若睡眠不足腦電圖也可有類似癲癇病人的活動。癲癇病人應少看電視,對于病情控制較好的病人,每天看電視最好不超過半小時。 二、要參加適量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神經細胞的穩定性,比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運動。若病情穩定,還可以打籃球、踢足球等。但不要過于激烈,不能參加游泳、登山、跳水、賽車等運動,也盡量不騎自行車,防止發作時摔傷或出現交通事故 三、注意飲食切忌過饑或過飽,勿暴飲暴食。過度饑餓使血糖水平降低,而低血糖往往誘發癲癇發作,而過飽后血糖水平會快速升高,體內胰島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代謝,也會誘發癲癇。當患者腹泄、嘔吐,大量失液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避免誘發癲癇。 四、應該注意合理膳食,補充足夠營養,在癲癇病人的漫長治療中,某些西藥會對消化系統帶來影響,導致病人營養物質的缺乏或代謝障礙,如維生素B6、維生素K、葉酸、鈣、鎂等元素的缺乏。在合理飲食外,注意補充上述物質,并多食蔬菜水果。
2015-12-23 15: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方法:1、心理健康:病人由于患有此病患可能會出現自閉、抑郁、焦躁等悲觀的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減少外界不良因素對病人帶來的刺激。2、堅持治療:病人應堅持治療,癲癇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患者不可操之過急,在治療時應耐心,并且積極配合。3、合理膳食: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的飲食應合理,營養全面,病人應多食蔬菜水果。另外,其他一些興奮性飲料也要注意少飲,如咖啡、濃茶等。癲癇發作的急救方法: (1)癲癇大發作開始,應立即扶病人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然后解開其領帶、胸罩、衣扣、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 (3)頭側立,使唾液和嘔吐物盡量流出口外。 (4)取下假牙,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傷,可將手帕卷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6)抽搐時,不要用力按壓病人肢體,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2015-12-23 12: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癲癇主要是防止發作、猝倒等。突然癲癇,首先要防止受傷、咬舌或是暈厥等,抽搐時及時處理,預防發作。
2015-12-23 04: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患上癲癇會有什么危害? -
Q: 孩子癲癇發作頻繁應如何處理? -
Q: 癲癇小發作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
Q: 小孩四肢抽搐伴反復發燒如何處理 -
Q: 繼發性癲癇與重度缺血缺氧性腦病如何應對? -
Q: 怎樣檢查才能明確癲癇的病因 -
Q: 如何有效預防癲癇發作? -
Q: 如何有效應對癲癇大發作 -
Q: 患癲癇是否需要服用補腦丸? -
Q: 老人家患羊癲瘋應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