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絕對遺傳。其遺傳概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以及早期教育等。 1.遺傳因素:精神病存在遺傳基因,但并非所有攜帶基因者都會發病。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病,遺傳風險相對較高。 2.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環境,如長期處于高壓、緊張、沖突的環境中,可能增加發病風險。 3.心理因素:個體的性格特點、心理承受能力等對是否發病有影響。性格內向、敏感的人可能更易患病。 4.生活方式: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增加患病可能。 5.早期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早期教育有助于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應對能力,降低發病幾率。 綜上所述,雖然女友外公患有精神病,但孩子是否會患病不能簡單確定。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病風險。
2025-02-17 19: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國內外大量精神分裂癥的遺傳學研究只能表明精神分裂癥的發生與遺傳有關,而不能斷定精神分裂癥屬于遺傳病。從精神分裂癥的家譜調查資料中發現精神病患者家屬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癥幾率為16.4%,男女雙方均為精神分裂癥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癥幾率為39.2%。由此看來,精神分裂癥確實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癥。因此,建議處于生育年齡的病人,可以結婚,但不宜生育子女。目前,心理專家共識的觀點是精神分裂癥是遺傳素質和環境中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發生的。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為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對他們的不良刺激,從而降低精神分裂癥的發病率和復發率。
2015-12-23 00: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不要擔心,精神病不是說遺傳而是有易感性,所以只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是不會出現精神病患者的。
2015-12-22 22: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