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靜脈異位引流
小姑的小孩出生了讓公公婆婆高興了好一陣子,但是小孩子還不到滿月就出現了氣急,好像沒有力氣乏力的感覺,還伴有咳嗽有時還出現咯血的癥狀,到了醫院說是肺靜脈異位引流造成的這個是心臟病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決這個問題您好,建議您去醫院詳細的檢查一下,看看嚴重程度,問問主治醫生的建議
2015-12-23 12: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就是早產導致的吧,不要太擔心,現在治療還來的急啊。這樣的情況目前就很適合手術治療。建議抓緊時間手術。出來房缺和肺靜脈異位引流。同時可以一次手術治愈,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2015-12-23 06: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肺靜脈異位引流是指肺靜脈未能直接與左心房連接,而與右心房或體靜脈系統連接的先天性心血管異位。發病率占先天性心臟病的5.8%分為兩種①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占60%-70%;②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占30%-40%。治療以手術為主,提倡在學齡前后或是嬰兒時期行肺靜脈改道手術
2015-12-23 01: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通過體征、胸片、心電圖、心臟彩色超聲、右心導管及心臟造影檢查、高速CT和核磁共振堅持可確診。自然病程: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是一種嚴重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該病患兒出生后第1年僅有20%存活。肺靜脈異位引流患兒死亡多發生在出生后第幾周和幾個月,約50%在3個月以內死亡。大多數患兒均伴有呼吸困難、紫紺和心力衰竭。出生后未經手術治療存活超過一年的患兒常伴有較大的房間隔缺損,而肺靜脈梗阻、長的肺靜脈徑路和小的卵圓孔未閉是導致嬰幼兒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患者肺循環阻力逐漸加重,形成重度肺動脈高壓,少數患者最終失去手術機會。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患者早期病情較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輕,但因較大量的左向右分流長期存在,可逐漸導致肺動脈高壓形成從而影響生存。治療方法:一經確診,絕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一)適應癥宜早期手術,對嚴重紫紺、缺氧發作和心衰的新生兒和嬰幼兒,需急診手術。對大多數患兒,一經確診即應盡早手術治療。部分癥狀較輕、肺靜脈回流無梗阻、房間隔交通較大的患者,可推遲到1歲以后再手術。(二)禁忌癥重度肺動脈高壓合并艾森曼格綜合征。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一)適應癥PAPVD絕大多數合并其他心臟畸形,而需外科手術治療。(二)禁忌癥重度肺動脈高壓合并艾森曼格綜合征。手術并發癥:術后早期并發癥:肺水腫、肺動脈高壓危象、心律失常和肺部并發癥。術后晚期并發癥:主要為肺靜脈梗阻和吻合口狹窄,而且是術后死亡和再手術的主要原因。還有反復出現的心律失常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早期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手術結果并不理想,但近年來手術死亡率已明顯下降,但圍手術期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術后早期死亡率明顯增高。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手術效果良好,術后早期死亡率為0~4%。單純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合并房間隔缺損者,術后早期死亡率并沒有明顯的差別;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解剖類型不同并不是導致手術死亡的危險因素;肺血管病變的輕重和嚴重程度才是影響術后早期死亡率和術后遠期療效的重要因通過體征、胸片、心電圖、心臟彩色超聲、右心導管及心臟造影檢查、高速CT和核磁共振堅持可確診。自然病程: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是一種嚴重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該病患兒出生后第1年僅有20%存活。肺靜脈異位引流患兒死亡多發生在出生后第幾周和幾個月,約50%在3個月以內死亡。大多數患兒均伴有呼吸困難、紫紺和心力衰竭。出生后未經手術治療存活超過一年的患兒常伴有較大的房間隔缺損,而肺靜脈梗阻、長的肺靜脈徑路和小的卵圓孔未閉是導致嬰幼兒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患者肺循環阻力逐漸加重,形成重度肺動脈高壓,少數患者最終失去手術機會。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患者早期病情較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輕,但因較大量的左向右分流長期存在,可逐漸導致肺動脈高壓形成從而影響生存。治療方法:一經確診,絕大多數需要手術治療。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一)適應癥宜早期手術,對嚴重紫紺、缺氧發作和心衰的新生兒和嬰幼兒,需急診手術。對大多數患兒,一經確診即應盡早手術治療。部分癥狀較輕、肺靜脈回流無梗阻、房間隔交通較大的患者,可推遲到1歲以后再手術。(二)禁忌癥重度肺動脈高壓合并艾森曼格綜合征。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一)適應癥PAPVD絕大多數合并其他心臟畸形,而需外科手術治療。(二)禁忌癥重度肺動脈高壓合并艾森曼格綜合征。手術并發癥:術后早期并發癥:肺水腫、肺動脈高壓危象、心律失常和肺部并發癥。術后晚期并發癥:主要為肺靜脈梗阻和吻合口狹窄,而且是術后死亡和再手術的主要原因。還有反復出現的心律失常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早期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手術結果并不理想,但近年來手術死亡率已明顯下降,但圍手術期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術后早期死亡率明顯增高。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手術效果良好,術后早期死亡率為0~4%。單純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合并房間隔缺損者,術后早期死亡率并沒有明顯的差別;部分型肺靜脈異位引流的解剖類型不同并不是導致手術死亡的危險因素;肺血管病變的輕重和嚴重程度才是影響術后早期死亡率和術后遠期療效的重要因
2015-12-23 00: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原因:沒有特異性的癥狀、體征,常常合并有其他先心病。若發現合并畸形不能解釋的房室擴大、肺血增多或其他原因無法解釋的肺動脈高壓,除常規檢查超聲心動圖以明確心臟結構和瓣膜形態是否異常外,UFCT是必要的無創篩查手段,尤其是嬰幼兒,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有創檢查。確診需要右心導管和肺動脈造影,尤其單發型患者。有作者[2]報道UFCT對于肺靜脈異位引流的診斷率為100%,但因為例數較少尚需進一步研究確認。此類先心病血液動力學特征與房間隔缺損相似,對于有癥狀、合并其他需要矯治的心臟病變的患者應該手術治療。
2015-12-23 0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的氣管、支氣管或肺組織出血,并經過口腔咳出。這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癥狀,多由呼吸、循環系統疾病所引起,外傷、免疫性疾病或全身出血性疾病也可引起,但較少見。大量咯血時可使呼吸道阻塞導致室息或使患者出現失衄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在臨床上多以咯血量的多少和咯血時的出血速度作為判定咯血嚴重程度和預后的重要指標,一般以在24 h內咯血<100ml>100 ml)則認為是大咯血。大咯血多見于支氣管肺結核和肺腫瘤,大咯血時如血塊阻塞呼吸道可引起窒息、危及患者生命。而少量咯血尤其是痰中帶血時要引起重視,因雖不危及生命但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現。老年人小量咯血或血痰應高度警惕肺部腫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