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天小孩黃疸未退,該如何處理?
小孩已經42天了(5月22日出生),黃疸還沒有下去,聽說會影響小孩智力,在小孩出生后15天停了3天母乳,好像有所減輕,20天左右加重了,當時以為是吃了四磨湯所致,6月27日做的化驗。torch指標全部正常,肝功二對半HBsAb陽性,其它四項陰性,以下是生化指標,請問專家:此小兒黃疸嚴重否?是不是要住院照藍光靜脈葡萄糖點滴?其它情況是否正常?現在已經停母乳了,改用奶粉喂養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42 天小孩黃疸未退,是否嚴重需綜合多項指標判斷,如膽紅素值、癥狀等。治療方法取決于黃疸程度,可能包括照藍光、藥物治療等。同時要明確病因,如母乳性黃疸、感染等。此外,孩子的一般情況、喂養狀況也需關注。 1.膽紅素值:通過化驗膽紅素值來評估黃疸嚴重程度。若膽紅素值較高,可能需要更積極的治療,如住院照藍光。 2.黃疸類型:如果是母乳性黃疸,停母乳后黃疸減輕,可繼續觀察或適當治療。若是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需針對病因治療。 3.孩子癥狀:觀察孩子有無嗜睡、吃奶差、精神萎靡等異常表現,這有助于判斷病情。 4.一般情況:包括孩子的體重增長、大小便情況等,反映其整體健康狀況。 5.喂養狀況:良好的喂養有助于膽紅素排出,要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奶量。 總之,對于 42 天仍有黃疸的孩子,應及時就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原因,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2025-02-19 04: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新生兒黃疸則指小兒出生后周身皮膚,雙眼,小便都發黃為特征的疾病,中醫稱之為胎黃.新生兒黃疸,有真有假,真黃疸是指病理性黃疸,如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管閉鎖等等.而假黃疸特指小兒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病理性黃疸則不然,它是因各種病因引起.有些疾病還相當嚴重,可危及到小兒的生命.新生兒溶血是最常見的黃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兒與母親的血型不合而導致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出現溶血,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高膽紅素血癥.若體內大量的膽紅素侵犯到人的中樞神經細胞核,其發生的黃疸就比較嚴重,醫學上稱之為核黃疸,其病死率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遺癥.最常見的治療辦法是換血.輕癥可采用光療,又叫藍光照射,此法為治標之法,不能治本.因此,光療不能代替換血,但可減少換血的次數.新生兒肝炎的主要表現為黃疸,常常出現在新生兒期,因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而就診,在檢查確診后,經一定的治療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并且預后較好.先天性膽管閉鎖的病人出生時,外表均正常,在生后1—1周后,開始出現皮膚黃染,并逐漸加重,其黃色較暗,略帶棕綠色.西醫稱之為綠色黃疸,中醫認為屬陰黃范疇,其糞便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點.由于外科手術技術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術治療.此外還可采用激素療法,但本病預后較差,兒3個月后,肝臟開始硬化,6個月到2歲內因肝功衰竭而死亡,僅少數患者存活較長.
2015-12-23 22: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3)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5)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6)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程.
2015-12-23 1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很高的啥原因是否檢查出來了考慮是否喂養不足還是母乳性的還是感染或是溶血不管是啥原因必須積極治療建議照藍光治療如果是溶血性的建議配合輸液用的白蛋白或丙種球蛋白不要耽誤啦以免出現核黃疸會有后遺癥
2015-12-23 05: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大部分新生兒(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在出生后2~3天開始在皮膚,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出現輕度黃染,而手心和腳心一般不出現黃染,黃染于第4~5天最重,足月兒在生后7~10天自行消退,早產兒可延遲到生后第2~3周才消退,在此期間小兒吃奶,睡眠以及生長情況均好,大小便顏色正常,也無其它不適表現,如果查血,則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足月兒不超過205umol/L(或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6umol/L(或15mg/dl),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為在胎兒階段胎兒氧氣需要通過母體供給,氧氣比較缺乏,于是胎兒血中需要有更多的紅細胞來補償每個紅細胞帶氧量的不足.小兒出生后,建立了自己的呼吸,通過自己來直接吸氧,氧氣的供給就充分了,不再需要過多的紅細胞來帶氧,于是多余的紅細胞就被小兒機體破壞,產生了過量的膽紅素;另外,由于膽紅素要靠肝臟轉化才能排出體外,而肝臟的這種轉化功能在新生兒期尚不健全,無力完全承擔這個任務,加之新生兒正常的腸道菌群尚未建立而不能將經膽汁排入腸道的膽紅素進一步轉化后排出體外.于是,過量的呈黃色的膽紅素就積聚在血中,當超過一定量時,就把皮膚,黏膜和眼白染成黃色了.生理性黃疸對小兒健康一般無影響,不需特殊處理.如果小兒在生后第一天就出現黃疸,或黃疸過重,或黃疸持續時間過長(超出上述一般正常范圍),或反復出現,就可能不是生理性黃疸了,應該請醫生診治.
2015-12-23 04: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