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多種癥狀病因不明,如何診治?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我是去年2009年年底退伍的西藏兵,今年7月下旬開始胸口遍右開始絞痛,并大便難解或拉肚子。左胸肋骨下漲痛,左邊胯骨下腹部感覺漲起一塊按著還有些痛,還有就是感覺下體味道比較重。有時解大小便有刺痛感覺。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7月下尋,胸口遍右開始絞痛,去鎮醫院查說我有胸膜炎,可住院10天后檢查說心臟沒問題。做了B超,血也查了。也正常。后去昆明省2醫院做胃鏡說有十二指球形炎,食管乳頭狀瘤,瘤拿了是良性。后5天后又開始有點刺痛。并左胸肋骨下漲痛,然后我去地區中醫院看,檢查大便黃軟,有脂肪顆粒2-5HP。做了個血尿什么酶的檢查是血AMS112尿是500。其他都是正常的。后去省醫院檢查尿常規正常,B超膽囊多發附壁小結石聲象。膽囊避膽固醇沉著癥。其他什么也檢查不出來。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請問我這病到底是什么病啊?能治好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者出現胸口絞痛、大便異常、左胸肋骨下脹痛、腹部不適、下體異味、大小便刺痛等癥狀,先后經多家醫院檢查,仍未明確確切病因。可能與胸膜炎、十二指球形炎、食管乳頭狀瘤、膽囊結石及膽固醇沉著癥等有關,也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疾病。 1. 胸膜炎:炎癥刺激胸膜可引起胸痛,多伴有咳嗽、發熱等。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嚴重時可能需要胸腔穿刺引流。 2. 十二指球形炎: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過多等引起,表現為上腹部疼痛、腹脹等。治療藥物包括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 3. 食管乳頭狀瘤:多為良性,可能與病毒感染、遺傳等有關。切除后需定期復查。 4. 膽囊多發附壁小結石及膽固醇沉著癥:可導致右上腹疼痛,與膽汁成分異常有關。治療可選用熊去氧膽酸,必要時手術治療。 5. 腸道問題:大便難解或拉肚子、脂肪顆粒等,可能與飲食、腸道菌群失調有關。可調整飲食,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調節腸道菌群。 6. 下體異味及大小便刺痛:可能存在泌尿系統感染,需注意個人衛生,必要時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療。 患者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腸鏡、腹部 CT 等,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多數癥狀可以得到改善。
2025-02-18 06: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