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腦供血不足未愈,求有效解決辦法
前幾年有一次忽然覺得昏昏沉沉的,頭部還覺得有疼痛感。之后去醫院檢查說是得了腦供血不足。但是這么多年了,一直沒有治愈好。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希望能有朋友告訴一些好的辦法。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供血不足是指人腦某一局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功能的障礙,其成因復雜,包括血管因素、血液因素、心臟因素、頸椎因素、代謝因素等。 1.血管因素: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或痙攣等可影響腦部供血。如動脈粥樣硬化,會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 2.血液因素:貧血、高血脂、高血糖等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像貧血會使血紅蛋白含量降低,攜氧能力下降。 3.心臟因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影響心臟泵血功能。比如心律失常時,心臟跳動節律異常,供血不穩定。 4.頸椎因素:頸椎病變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血液供應。 5.代謝因素: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代謝減慢,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 對于腦供血不足,應先明確病因,再采取針對性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等很重要。藥物治療方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尼莫地平片等。同時,要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2025-02-19 01: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造成腦供血不足有不同的原因,如椎基底動脈硬化狹窄、頸椎病壓迫椎動脈等等。具體治療應查明病因后,針對病因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大多發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動脈硬化或頸椎病病史。對于動脈硬化一般應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避免情緒激動和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對出現癡呆、精神障礙和行動不便的病人要加強生活護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尋找原因。
2015-12-23 10: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