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共濟失調
我女兒1歲半,8月24日感冒(喉嚨發紅),當晚低燒37.5度。第二日到醫院看病吃藥后,當日即退燒。到27號發現全身起紅疹(不癢,未凸起)。30日就發現小孩站立不穩雙腳顫抖,手輕度抖動。31日到成都兒童醫院診斷為急性小腦共濟失調。當日安排住院。入院后檢查CT、核磁、腰穿,結果未見異常,醫生確診此病。入院后第5日開始采用頭孢、營養神經藥物、強的松及口服維生素等。到現在用藥8天,小孩手抖的情況基本消失,但腳仍然不能獨站,需要人攙扶才能走,而且走的也不是很好。醫生說病情已得到控制,進入恢復期,需要回家慢慢調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又稱遺傳性小腦性共濟失調。通常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多數在成年起病,伴有肌張力增高和健反射亢進。臨床表現:首先出現緩慢進展的步態不穩,易跌倒,可呈蹣跚步態或合并痙攣步態。以后上肢也受影響,出現雙手笨拙及意向性震顫以致不能完成精細動作,構音障礙,講話可出現暴發性語言。下肢出現錐體束征,如肌張力增高,股反射亢進及病理反射。不少患者伴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變性、眼外肌活動障礙、眼瞼下垂。眼球震顫可能很遲才出現,無骨骼畸形。輔助檢查:①CT及MRI掃描:小腦和腦干萎縮。②氣腦造影:見蛛網膜下腔及小腦幕下氣體增多,提示小腦及腦干萎縮。
2015-12-24 05: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小腦功能障礙表現為構音障礙,軀干及肢體共濟失調,眼球震顫,肌張力低。年齡大些患兒常有錐體束征陽性。性功能發育遲緩、足外翻、脊柱后側凸,指(趾)畸形等。共濟失調目前尚無特效療法,除一般支持療法外可用針刺治療,體療及肢體功能鍛煉,也可有各種B族維生素、胞二磷膽堿肌注、口服卵磷脂等。晚期患者應注意預防各種感染
2015-12-23 15: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語言障礙:約1/3至2/3患兒有不同程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困難,構音不清,不能說成句的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的患兒完全失語。手足徐動型和共濟失調型患兒常伴語言障礙。痙攣性四肢癱,雙側癱患兒也常伴語言障礙。
2015-12-23 14: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智力低下:約有2/3以上患兒智能落后,約1/4為重度智能落后,痙攣型四肢癱及強直型小兒腦癱者智能更差。手足徐動型患兒智能嚴重低下者少見。2、視力障礙:約25~50%的患兒伴視力障礙,最常見者為眼球內斜視和屈光不正,如近視、弱視、斜視等。少數有眼震,偶為全盲。偏癱患兒可有同側偏盲。視覺缺陷可影響眼、手協調功能。3、感覺和認知異常:小兒腦癱患兒常有觸覺、位置覺、實體覺、兩點辨別覺缺失。患兒多缺乏正確的視覺空間和立體感覺,其認知功能缺陷較為突出。患兒對復雜的圖形辨認力差,分不清物體形狀與其所處空間背景的關系,對顏色的辨認力也很差。
2015-12-23 13: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