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多無癥狀,母親曾孕晚期查出梅毒,擔心孩子狀況
以前懷孕的時候我不知道,大概是快生的時候醫生檢查出來我有梅毒,那時候我就特備的擔心,現在孩子一歲多了,沒什么不好的癥狀,不過我還是很擔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母親孕晚期查出梅毒,孩子雖一歲多無癥狀,但仍需關注。可能的情況包括孩子未感染、潛伏感染等。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如梅毒血清學檢查等。治療方法根據檢查結果而定。 1. 梅毒感染機制:梅毒螺旋體通過性接觸、母嬰等途徑傳播,進入人體后可侵犯多個系統。 2. 孩子未感染: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未感染,仍需定期復查,注意生活衛生。 3. 潛伏感染:可能暫時無癥狀,但仍有潛在風險,需密切監測。 4. 檢查項目:包括非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和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等。 5. 治療方法:確診感染后,常用藥物有芐星青霉素、普魯卡因青霉素等,治療需遵循醫囑。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以便明確狀況,采取合適的措施。
2025-02-20 00: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先天性梅毒主要是考慮胎傳梅毒.一般來說梅毒以兩年為界分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隨著時間的推移,梅毒即使不治療,感染性也會越來越弱,超過4年,即使性接觸也很少會感染,但依然會感染胎兒.治療主要是根據藥敏試驗,梅毒治療首選青霉素,青霉素過敏的話可選其他抗生素.一般來說感染梅毒螺旋體之后,TPPA可終身陽性,RPR可為陰性或者即使陽性,滴度較低.一般來說,抗梅治療后1年左右TPPA可轉陰或者終身陽性.梅毒是否徹底治愈主要是看RPR.所以妊娠分娩后,胎兒有可能是TPPA陽性,但RPR肯定是陰性.
2015-12-23 20: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梅毒分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后天性梅毒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的病期在感染后兩年以內,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晚期梅毒的病期在感染后兩年以上,即三期梅毒.先天性梅毒是由母體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常引起早產和死胎.治療:先天性梅毒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原則是:早期,系統,藥物足量.主要采用青霉素G,每個療程總量為30萬單位/公斤體重,分2周肌內注射,共用兩個療程,中間間隔兩周.對癥狀嚴重的患兒,應從小劑量開始,以免發生赫氏反應(即因大量殺滅梅毒螺旋體所釋放出的異性蛋白所引起的腦及心血管損害加重).在此后的2,4,6,9,12個月復查血清.若治療及時則多不留后遺癥.
2015-12-23 18: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現為肝脾腫大,皮疹(膿皰疹,脫皮,斑丘疹),黃疸,慢性鼻炎,腦膜炎,腸梗阻或出血,間質性肺炎,肺膿腫,白內障,腦積水等,晚期先天性梅毒表現為間質性角膜炎,馬鞍鼻,Hutchinson牙,軍刀狀脛(脛骨前凸),耳聾,智力發育遲緩,甚至死亡等.先天性梅毒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積極的產前檢查及孕期梅毒治療是預防先天性梅毒的重要措施.先天性梅毒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原則是:早期,系統,藥物足量.主要采用青霉素G,每個療程總量為30萬單位/公斤體重,分2周肌內注射,共用兩個療程,中間間隔兩周.對癥狀嚴重的患兒,應從小劑量開始,以免發生赫氏反應(即因大量殺滅梅毒螺旋體所釋放出的異性蛋白所引起的腦及心血管損害加重).在此后的2,4,6,9,12個月復查血清.若治療及時則多不留后遺癥.
2015-12-23 17: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大多數患兒出生時無癥狀,于2—3周后逐漸出現,常見的癥狀有: ①肝脾腫大:幾乎所有患兒均有肝腫大,其中1/3伴有梅毒肝炎,出現黃疸,肝功能受損,可持續數月至半年之久. ②皮膚黏膜損害:發生率為15%—60%,鼻炎為早期特征.于生后1周出現,可持續3個月之久,表現為鼻塞,分泌物早期清,繼之呈膿性,血性,含大量病原體,極具傳染性,當鼻黏膜潰瘍累及鼻軟骨時形成“鞍鼻”累及喉部引起聲嘶.皮疹常于生后2—3周出現,初為粉紅-紅色多形性斑丘疹,以后變為棕褐色,并有細小脫屑,掌,跖部還可見梅毒性天爆皰瘡.其分布比形態更具特征性,最常見于口周,鼻翼和肛周.皮損數月后呈放射性“皸裂”. ③骨損害:約占80%—90%,但多數無臨床體征.多數可因劇痛而致“假癱”X線表現為骨,軟骨骨膜炎改變,上肢最易受累,且以單側為主. ④全身淋巴結腫大:見于50%患兒,無觸痛,滑車上淋巴結腫大有診斷價值. ⑤血液系統:表現為貧血,白細胞減少或增多,血小板減少,及Coombs試驗陰性的溶血性貧血. ⑥其他:多為小于胎齡兒,新生兒期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罕見,多在生后3—6個月時出現神經系統受累癥狀,生后2—3個月時尚可以表現為腎小球病變為主的腎損傷;Hutchinson齒,即中切牙切緣呈月牙形凹陷且牙間隙分離過寬等.首選青霉素,每次5萬U/kg,每12小時1次,靜脈滴注,共7天,以后改為每8小時1次,共10—14天,或用普魯卡因,青霉素每日5萬U/kg肌注共10—14天,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素每日15mg/kg,連用12—15日,口服或注射,療程結束后應在2,4,6,9,12個月時追蹤監測VDRL試驗,直至其滴度持續下降或呈陰性. 疾病預防 及時,正確治療孕婦梅毒,是減少先天性梅毒發生率的最有效措施. (1)治療:先天性梅毒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原則是:早期,系統,藥物足量.主要采用青霉素G,每個療程總量為30萬單位/公斤體重,分2周肌內注射,共用兩個療程,中間間隔兩周.對癥狀嚴重的患兒,應從小劑量開始,以免發生赫氏反應(即因大量殺滅梅毒螺旋體所釋放出的異性蛋白所引起的腦及心血管損害加重).在此后的2,4,6,9,12個月復查血清.若治療及時則多不留后遺癥. (2)預防:主要做好產前檢查,常規作血清學檢查,對孕婦患有二期梅毒者要作驅梅治療,可使先天性梅毒發病率從90%降至2%以下,并能很好地保護胎兒.孕婦感染梅毒應與醫生合作,積極主動接受治療,可預防先天性梅毒的發生.最根本的預防方法是取締娼妓制度.
2015-12-23 16: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