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房出現光滑的硬塊且按壓疼痛,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生理性的變化。 1.乳腺增生:由于內分泌激素代謝失衡,雌激素水平增高所致。癥狀常表現為乳房疼痛和腫塊,疼痛與月經周期有關。治療以心理疏導及改變生活習慣為主,癥狀嚴重時可遵醫囑使用逍遙丸、乳癖消等藥物。 2.乳腺纖維腺瘤:多為良性腫瘤,由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混合組成。一般無明顯癥狀,少數有疼痛。通常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 3.乳腺炎:多發生于哺乳期女性,由乳汁淤積、細菌感染等引起。表現為乳房紅腫、疼痛、硬塊。治療包括排空乳汁、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 4.乳腺癌: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晚期可有乳房腫塊、疼痛、乳頭溢液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 5.生理性變化:如青春期、經前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乳房出現暫時的硬塊和疼痛,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總之,乳房出現光滑硬塊且壓痛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2-19 03: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乳房疼痛可以分好多種情況的.第一是生理周期,也就是經期前的反應,這個很正常,等到月經結束后就會好的.還有可能是乳葉增生,現在環境污染很嚴重,很多女性都會得這個病,要注意飲食,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有時候懷孕的前兆也會出現乳房疼痛.有些時候,性生活后也會出現乳房脹痛,這與性生活時乳房生理變化有關.有時因性欲得不到滿足,乳房充血脹大不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也會出現乳房疼痛的情況.如果自己不好診斷,最好去看下醫生,祝您健康.
2015-12-24 20: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這種情況建議您盡早上醫院做個乳腺B超以便確診,平時應注意乳房衛生,保持穩定的情緒,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定期復查.祝您早日康復!
2015-12-24 18: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建議彩超檢查看看是否是小葉增生.或可能是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引起的,可吃逍遙丸調理試試.乳腺增生患者要保證規律的生活,調整心戀,放松心情,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但不要讓自己過于疲勞.保持乳房清潔,經常用溫水清洗,注意乳房腫塊的變化.可以常吃海帶,桔子,桔餅,牡蠣等具有行氣散結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40歲以上的乳腺增生患者應該每年去醫院做一次專科檢查,必要時做B超,紅外線乳透或鉬靶照相檢查.
2015-12-24 12: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乳房有腫塊是什么原因?乳腺腫塊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同時存在,以及乳腺增生病的腫塊本身的多變性,因而乳腺腫塊與其它部位的腫塊相比,有明顯的多變性,我們可以從下面幾方面進行辨別,有助于及時診治.生理性乳腺增生月經來潮前4-5天時感到乳房發脹,乳頭觸痛,待月經過后,乳房脹痛就逐漸消失.這是由于乳腺受到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使乳房局部充血水腫的緣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乳腺增生癥據統計約占全部乳腺腫塊的2/3左右,多見于30-40歲的婦女.其又分乳腺單純性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兩類.囊性乳腺增生其特點是乳房脹痛較差,但腫塊比較明顯,觸診時腫物有特殊的顆粒樣感,境界不很清晰,有月經來潮前幾天顯著增大,伴有疼痛,月經以后腫塊縮小疼痛消失,呈周期性的變化,腫塊可為單個或多個,一側或雙側乳房均可波及.一般無需治療,疼痛甚者,可服散結靈等中藥制劑,平時戴胸罩,托起乳房,但約有2-3%病人有惡變的可能,故應定期到醫院檢查,以免耽誤治療.乳腺纖維腺瘤為良性腫瘤,這種腫瘤通常單個的出現在乳房的一側,呈卵圓形,如桂圓或櫻桃般大小,表面光滑,質地硬實,邊界清楚,瘤體在乳房內可來回推動,常無疼痛感覺,偶有多個瘤體出現在雙側乳房內,纖維瘤雖然癌變的可能性小,但亦應及早手術.個人體質不同發生疾病的程度及癥狀不一,須遵循主治醫師指導治療最佳
2015-12-24 09: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