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廣,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極大.世界上人類病毒性出血熱共有13種,根據該病腎臟有無損害,分為有腎損及無腎損兩大類.在我國主要為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現有抗病毒藥物的療效有待進一步證實. 一,一般支持治療 應臥床休息,就地隔離治療.給高熱量,適量維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二,液體療法 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補液應以等滲液和鹽液為主,常用的有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等.以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三,恢復期病人血清治療 如給早期病人注射恢復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四,對癥和并發癥治療 有明顯出血者應輸新鮮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數明顯減少者,應輸血小板;對合并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心功能不全者應用強心藥物;腎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限制入液量,應用利尿劑,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必要時采取透析療法;肝功能受損者可給予保肝治療.重癥病人可酌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出血熱不是鼠疫,而是一種由病毒所致的經鼠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出血熱的病名全稱是流行性出血熱,目前國際上統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中國首例出血熱病例1931年出現在東北地區,至今全國發現病例已愈百萬.天津市近年發病出現了增多,而且患者中市區人口所占比例逐漸提高.對這種病,人類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也有十分有效的預防手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引起出血熱的病毒是漢坦病毒.這種病毒侵入人體后直接作用于全身毛細血管和小血管,引起廣泛的血管壁損傷,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導致組織或器官的水腫,從而出現全身皮膚粘膜的充血或出血,如病人的面頰,鼻,頸部,前胸,上臂等處發紅或有出血點,并危及心,肺,脾,胃,腎,腦垂體,腎上腺等多處臟器;有些病人還有廣泛的微血栓形成,極易出現嚴重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最為嚴重的是損害人的腎臟,重者往往死于尿毒癥腎功能衰竭.病毒還會作用于神經系統,引起嚴重的頭痛,眼眶痛,腰痛及全身疼痛,病人普遍出現高熱.重癥或未能及時治療的病人,后期往往出現心力衰竭,肺腫,自發性腎破裂等嚴重并發癥. 該病病情兇險,病程多會遷延月余,即使治愈也需要嚴格休息至少1—3個月,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
2015-12-25 07: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出血熱的治療重在發病早期出血熱病毒對人的危害涉及機體多種器官,病變可累及全身各系統,但是這種危害是漸進性的.倘若患病后盡早治療,盡早使用抗病毒藥物,盡早休息,即可抵御病毒的毒性作用,也可能減少機體的損耗,因此可明顯增加康復的機會.早治療的前提在于早發現.出血熱病人發病早期的典型表現為突起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這種高熱通常持續4—6天.由于病毒引起的神經中毒現象,病人會出現頭痛,眼眶痛,腰痛,即“三痛”癥;因病毒引起廣泛的血管壁損傷,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病人還會出現顏面,頸,上胸部皮膚充血潮紅,俗稱“三紅”,很象“酒醉貌”,軀干及上肢皮膚出現條索狀出血點,眼球結膜血.病人還常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重癥病人會出現咯血,嘔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現象.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增多,血小板下降,并有尿蛋白陽性,血尿,尿內出現膜狀物等腎功能損害表現.如果對早期病人不細心鑒別,很容易誤以為是“感冒”.我國南方高發病區流傳著這樣幾句話:“寒熱臉紅酒醉貌,頭痛乏力象感冒;皮膚粘膜出血點,嘔吐腹瀉蛋白尿”.這是當地基層醫務人員早期發現病人的經驗總結,也是普通老百姓認知出血熱的基本點,大家可以據此對出血熱有個初步的認識.以上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以上是對“出血熱怎么治療”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5 03: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廣,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極大.世界上人類病毒性出血熱共有13種,根據該病腎臟有無損害,分為有腎損及無腎損兩大類.在我國主要為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在病原體未解決前,在我國稱流行性出血熱(EHF);在朝鮮稱朝鮮出血熱(KHF);在俄羅斯稱出血性腎病腎炎(HNN);由于特異性血清學診斷的確立及病原學的解決,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定名為腎綜合征出血熱.現我國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熱的病名.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現有抗病毒藥物的療效有待進一步證實. 一,一般支持治療 應臥床休息,就地隔離治療.給高熱量,適量維生素流食或半流食. 二,液體療法 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補液應以等滲液和鹽液為主,常用的有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等.以保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三,恢復期病人血清治療 如給早期病人注射恢復期患者的血清,可能有效. 四,對癥和并發癥治療 有明顯出血者應輸新鮮血,以提供大量正常功能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血小板數明顯減少者,應輸血小板;對合并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者,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心功能不全者應用強心藥物;腎性少尿者,可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限制入液量,應用利尿劑,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必要時采取透析療法;肝功能受損者可給予保肝治療.重癥病人可酌情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病死率高達20%~90%.體內病毒量高,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損害嚴重者預后差.
2015-12-24 16: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流行性出血熱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癥狀有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等.傳染源農村主要是黑線姬鼠,城市是褐家鼠.傳播途徑尚未完全確定,可能與寄生在鼠身上的革螨有關,也可能通過吸入經黑線姬鼠等的唾液,尿糞等污染的塵埃而得病.流行季節是4月至6月(小峰)和10月至12月(高峰).本病應爭取早期治療.發熱期可用環磷酰胺或腎上腺皮質激素,丹參注射液等.發生低血壓休克時應補充血容量.如有少尿可用利尿劑(如速尿等)靜脈注射.無尿者可用20%甘露醇250毫升口服,如效果不明顯可加用50%硫酸鎂40毫升,一日一次.多尿時應補充足夠液體和電解質(鉀鹽),以口服為主.進入恢復期后應休息1~2月,逐步增加體力勞動.滅鼠是消滅本清的關鍵.
2015-12-24 14: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由鼠類帶毒傳播,以發熱,出血,腎損害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簡稱出血熱.此病主要的傳染源是老鼠,有野棲的黑線姬鼠,家棲的褐家鼠,林區的大林姬鼠和實驗用的大白鼠,所以一旦搬遷,施工,環境臟亂,附近居民或施工人員就有可能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熱.流行特征出血熱全年均可散發,秋冬季節增加,春季達到高峰.流動人口發病率較高,危房改造造成家鼠遷移,滅鼠工作和免疫預防措施不力,都會造成此病傳播. 多途徑傳播1,接觸傳播:病鼠的血,尿,糞,唾液有大量病毒,健康人接觸后,病毒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黏膜侵入.這是此病的主要傳播途徑.2,吸入感染:污染塵埃,病毒可自呼吸道吸入,但需要較大的病毒量和較長時間的接觸.3,螨蟲傳播.4,垂直傳播:自人的死胎或鼠胎中檢出病毒,又通過螨蟲卵傳代. 易誤診誤治由于不少人還不認識這種病,所以發生出血熱往往會被誤診誤治,影響早期治療,以致病危而不易救治.早期出血熱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現象,最容易被誤診為上感,流感或感冒.出現發燒,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則易被誤診為急性胃腸炎.發熱,腰痛,尿蛋白又被誤診為腎臟疾病. 早期病狀1,發熱:38至40度,持續3至7天,一周以上也不少見.2,胃腸道癥狀: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少數有腹瀉.3,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4,三紅:顏面,頸部及上胸部皮膚充血潮紅.眼結膜,眼瞼水腫和面部浮腫.5,出血:口內軟腭,咽部及眼結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樣.6,腎損傷:出現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腎功能下降.7,驗血異常:白細胞總數升高,淋巴細胞增多或出現異常淋巴細胞,血小板減少明顯.8,血清特異性抗體陽性.預防有辦法科學滅鼠與接種疫苗相結合是現在的主導預防措施.凡是發現人或鼠間有疫情的地區要強化集中反復滅鼠;對10至70歲健康人群要接種出血熱疫苗.凡是拆遷地區,在搬遷前后各進行一次徹底滅鼠.一切流動人口聚集地,不管是建筑工地,還是集貿市場都必須滅鼠,注射疫苗.冬春季經常出差,旅游及野外作業人員,從事環衛,糧庫,食堂炊事及接觸實驗動物人員也要注射疫苗.
2015-12-24 12: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