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說話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主要表現:女,20個月了,還不怎么懂得說話,只能說些,要,不要,其他好像多不會說,就連爸爸,媽媽多不會話,那是什么病排除先天遺傳性疾病,智力落后等,,,如果罵她,或說要打她,她多聽得懂,,就是,不會懂說話,有教她說,還是不怎么會,那有沒有藥可以吃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的情況是寶寶不愛說話根據你的情況描述也是正常的,你不必過于擔心,掌握好寶寶的心理,和他多溝通,多做一些親子游戲,和他建立感情上的信任,再適時的加以誘導,你的寶寶一定很棒,也會給你帶來驚喜的.
2015-12-25 02: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不一樣所謂腦癱,就是指腦在其生長,發育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種侵害,損傷而造成的永久性的肢體姿勢及運動的異常,這種姿勢和運動的異常是隨著患兒的生長發育不斷地變化的.一般這些姿勢及運動的異常在患兒滿周歲時漸漸明顯地被發現.但是進行性的疾患和一過性的運動障害,以及考慮將來能夠正常化的運動發育遲緩者除外.腦癱的這個定義,是國際腦性麻痹協會的定義.目前各國對于腦癱所下的定義并不是很統一,但基本內容與上述所提到的定義是一致的.而腦發育遲緩只是發育較慢,不是永久性的以上是對“不懂得說話”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4 16: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怎么教都不會叫爸爸媽媽,我們說什么她都懂,就是不知道說小孩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孩子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叫,生后一個多月,由于口形的不同,可以分別發出不同的元音(ɑ,o等)和輔音(b,t等).在6~7個月時,小孩會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歲時開始出現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語言,如燈燈,糖糖等簡單的詞;到了兩歲就可以說出約300~400個詞和一些簡單的短語,如吃飯,上班等.當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其個體差異,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帶他到醫院看了.說話晚,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建議去看看醫生具體治療
2015-12-24 16: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語言遲緩,要排除先天遺傳性疾病,智力落后等,可首先到醫院查個顱腦核磁看看。
2015-12-24 12: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幾歲說話才算“晚”小孩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孩子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叫,生后一個多月,由于口形的不同,可以分別發出不同的元音(ɑ,o等)和輔音(b,t等).在6~7個月時,小孩會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歲時開始出現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語言,如燈燈,糖糖等簡單的詞;到了兩歲就可以說出約300~400個詞和一些簡單的短語,如吃飯,上班等.當然,每個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其個體差異,有的早有的晚,但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帶他到醫院看了.說話晚,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孩子語言發育延遲可能由各種異常疾病導致,常見的疾病包括:聽力障礙包括全聾以及部分聽力喪失,原因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1~2歲是嬰幼兒語言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這個階段聽力受損,患兒接受不到任何語言刺激,必將導致語言發育障礙,甚至聾啞.一般來說,先天性的聽力喪失較容易被父母留意到,不過仍有不少家長是直到孩子兩三歲甚至五六歲以后,發現孩子不會說話或說話吐字不清,才想到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的,但那時往往已過了最佳治療期,即便是佩戴了助聽器,學習語言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仍有必要提醒各位父母,要留意孩子的聽力狀況.如果是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可以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搖搖鈴鐺,看他有沒有反應,他的頭是不是隨著鈴聲轉過去.如果一點反應都沒有,就應考慮去看專科醫生.也有一些孩子出生時聽力是正常的,但后來由于疾病或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的影響,導致聽力受損,因此對大一些的嬰兒也要留意.如果發現孩子聽到巨大聲響時沒有反應或不會害怕,哭鬧,在看不見的地方叫他的名字,也沒有引起他的注意,或者吩咐他做一些簡單動作(如點頭,搖頭,跺腳,招手等),他沒有反應,也要提高警惕.智力低下是指在發育期智力明顯低于同齡兒平均水平,同時伴有一些行為障礙的一組疾病.智力低下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是先天性因素造成,如遺傳代謝疾病,先天畸形,出生前孕母病毒感染等等;也有后天環境因素造成,如出生時窒息,腦缺氧缺血,腦外傷,腦部腫瘤等;教育因素也是引起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如教育不良,環境剝奪,情感剝奪等.嚴重智力低下的患兒因常常伴有其他方面的異常,比如面容體態異常(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梁,張嘴伸舌流口水等表現),運動發育遲緩,喂養困難等,語言發育遲緩只是表現之一,因此能較早引起家長注意.但一些輕度智力低下的孩子可能癥狀較隱蔽,僅僅表現為不活潑,少動,反應淡漠,喂養困難等而容易被忽略.對家長來說,如果發現孩子到了兩歲仍不能有目的地發音,或者只是無目的地亂叫,就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自閉癥這個名詞對許多父母來說也許還頗為陌生,但近幾年來,因自閉癥前來就診的患兒越來越多.自閉癥也叫孤獨癥,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疾病.有人顧名思義,以為自閉癥就是家庭環境太過封閉,沒有交流,導致孩子孤僻,內向,這種說法已經被證明科學性不足.目前認為,自閉癥的原因可能跟基因和遺傳有關.自閉癥的孩子在早期行為方面往往就已存在明顯異常,比如喜歡一人獨自玩耍,缺乏與他人甚至父母之間的目光對視,不怕陌生人,對父母缺乏依戀,等等.但父母最早注意到的往往是孩子語言方面的問題,即不說話.父母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聽力正常,但孩子就是不開口說話,對父母的指令“聽而不聞”.另外一些自閉癥的患兒雖然可以講話,但往往是一些重復語言,鸚鵡學舌的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根本就無人能懂的“外星人語言”,極少具有交流性質的主動語言.比如他可以大段大段地背唐詩,卻不會說“媽媽我要喝水”這類簡單的話語.有人形象地形容自閉癥的患兒在語言發育方面的特點:要么不說,要么亂說.自閉癥患兒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專業人員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和訓練方法,并且需要父母付出無限的愛心,恒心,耐心和決心.對父母來說,最基本的一點是,發現孩子的異常后,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在他們的指導下,對孩子進行專業的診治.也有可能是正常民間有“貴人語遲”一說,認為說話晚的孩子會更聰明,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臨床上的確有一類說話延遲的孩子不屬于病態,也不需要特殊干預,叫做“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這種孩子在智力,聽力,行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但就是說話很晚,可能到了兩歲半或三歲還什么都不會說,或者只能說很簡單的字,但一旦他會說話,就好像忽然間什么都會說了.這些孩子之前雖然不會說話,但外貌,行為看起來跟正常孩子沒有差別,智力,理解能力也是正常的,父母能明顯感覺到他可以聽懂大人的話,比如他會用點頭或搖頭等身體語言作出反應.對于這些孩子,家長不用太著急,平時注意多與孩子慢慢說話,講故事等,一般等到兩三歲,孩子自然就會說話了.需要提醒的是,“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的診斷必須由專業醫生作出,而且這類孩子畢竟只是部分情況,如果家長抱有僥幸心理,把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當成正常而不去就診,則可能釀成大錯.以上便是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幾種常見原因.也許對家長來說,分辨自己的孩子屬于哪種情況實非易事,但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即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大部分語言障礙的孩子都是在這個時期被發現的.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兩歲仍不會開口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詞,缺乏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馬上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
2015-12-24 10: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