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發病機理: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胚胎學說:(1)胚胎早期,膽管上皮增殖不平衡,空泡化不平衡,遠端狹窄,近端脆弱而形成囊腫.(2)胰膽管合流異常學說:胰膽管共同管道過長,管道內壓力過大,胰液反流入膽管,引起復發性的膽管炎,上皮脫落,管道變薄,膨出而成.該學說已被廣泛接受,近幾年該學說也受到質疑.Benhidjeb〔1〕等共報道了16例胎兒,經內窺鏡B-超診斷為膽總管囊腫,平均29~40周均在產后行囊腫切除,膽腸吻合.組織病理證實:膽總管囊狀擴張,囊壁壞死和纖維化.該報道表明在出生前膽總管的囊腫已經存在,胰液的反流可能加重膽管的擴張,但不是根本的原因.(3)胃腸道神經內分泌學說〔2〕:先天性膽總管囊腫膽管壁神經干細胞較正常明顯減少,且其減少的數目與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損害的程度成正相關,囊腫是由于先天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調節失常所造成.該學說受到高度重視,但其完整性和全面性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證實.
2015-12-25 22: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