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出汗伴多種癥狀,脾虛食補藥補咋選?
在手腳出汗的同時還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煩熱、大便干結等情況,大夫說是多食肥甘厚味,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脾虛,吃藥呢還是食補,哪一種效果比較好?多長時間能治療好?治好后還會復發么?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手腳出汗且伴有口干舌燥、手足心煩熱、大便干結等癥狀,被診斷為脾虛,食補和藥補各有優勢。食補相對溫和,藥補作用較強。治療時間因人而異,治好后若不注意仍可能復發。治療脾虛要綜合調理,包括飲食、運動、作息等。 1. 食補:可多吃山藥、薏米、芡實等健脾食物。山藥能健脾益胃,薏米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作用,芡實能補脾祛濕。 2. 藥補:常用的藥物有歸脾丸,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參苓白術散,可補脾胃、益肺氣;補中益氣丸,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但用藥需遵醫囑。 3. 生活調理: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度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增強體質。 4. 情緒調節:減少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5. 定期復查:按醫生建議定期復查,了解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脾虛的治療,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同時注重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身體恢復,并預防復發。
2025-02-19 2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擇要敘述。
2015-12-25 20: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平時多清淡溫熱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增強體質,避免過于勞累及熬夜,避免吃上火、辛辣、生冷及過多的甜品,平時可以多吃小米粥及薏米仁粥,最好是當作輔食,
2015-12-25 17: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
2015-12-25 06: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