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虛寒
最近不知為什么,屁多(晚飯后和早飯前尤為明顯)、肚臍下側常伴有隱痛、偶有腹脹感和打嗝、時常口感舌燥、長期大便不成形、大便費時(每天早上排便一次,每次約15分鐘)、不暢。以為是上火。買了些降火藥。但后來發現是胃虛寒。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胃寒的癥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治胃寒3法①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②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③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胃痛的中醫食療胃痛,中醫稱為胃脘痛,屬于消化系統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過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飲暴食等;憂思惱怒,氣郁傷肝,肝失疏泄,氣逆犯胃;再者是飲食,勞倦等因素久傷脾胃,導致中氣不足,脾胃虛寒.中醫按“辨證施治”的原則,對不同病癥治法各異,可根據病情選方治療.食療方:1.鮮姜3~5片,紅糖適量,以滾開水沏泡,趁熱飲服,服后取微汗.適用于寒氣犯胃的胃痛.2.大蔥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適量,以開水沖泡;或于火上煮蔥,姜片刻,服時可加少量食鹽調味,再放胡椒面,趁熱飲湯.適用于因感受寒涼的胃痛.3.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將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調勻,趁熱用食.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
2015-12-25 13: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胃陽虛證是指由于胃陽不足,虛寒內生,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胃虛寒證.本證多因飲食失調,嗜食生冷,或過用苦寒,瀉下之品,或脾胃素弱,陽氣自衰,或久病失養,其他臟腑病變的影響,傷及胃陽所致.以胃脘冷痛,喜溫喜按,畏冷肢涼等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又名胃虛寒證.脾胃虛寒,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癥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脾胃虛寒的癥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脾胃陽虛,就是脾陽不振,同中陽不振.指中焦脾胃陽氣虛弱,消化機能不振的病理.主要證候有食少不化,嘔吐,泄瀉,四肢清冷,怠倦,面色萎黃,頭暈,唇淡,舌胖嫩,苔厚濁,脈虛大等.脾胃陰虛即胃陰虛證,是指由于胃陰不足或虧虛,胃失濡潤,和降所表現的證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熱病后期陰液未復,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氣郁化火導致胃陰耗傷.脾陽不振,以理中丸為主,若寒象重可予附子理中丸胃陰虛證以益胃湯北沙參15克麥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克治之脾胃陰虛:多因火熱傷胃陰所致.表現為口干,饑不想食,大便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法則:養胃生津.方用:清胃散.脾胃陽虛者:多因飲食生冷,或過用寒涼藥物,導致脾陽不振,寒凝于胃.表現為胃脘冷痛,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喜熱飲,便溏,舌淡苔白,脈遲濡.治療法則:溫中散寒.方用:附子理中丸.也可補用蛋白粉.以上是對“胃虛寒”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5 11: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胃陽虛證是指由于胃陽不足,虛寒內生,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胃虛寒證.必要也可酌用黃連,蒲公英,或黃連溫膽湯,或化肝煎,甚則或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2015-12-25 09: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胃陽虛證是指由于胃陽不足,虛寒內生,以致胃失和降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胃虛寒證.附子理中丸必要也可酌用黃連,蒲公英,或黃連溫膽湯,或化肝煎,甚則或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祝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2015-12-25 08: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胃寒的癥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胃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治胃寒3法①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②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輕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③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寒性胃痛忌食下列食物.獼猴桃性寒,味甘酸.《開寶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藥大辭典》也說:“脾胃虛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當忌.甘蔗性寒,味甘.雖有清熱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則不宜食.《本草經疏》中明確告誡:“胃寒嘔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屬寒者當忌食甘蔗.莼菜性寒,味甘.《本草匯言》中記載:“莼菜涼胃,……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醫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應忌食之.西瓜性大涼,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說它能“治一切熱癥”,素有“天生白虎湯”之稱.《中藥大辭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茭白俗稱茭瓜,唐代著名食醫孟詵曾指出:“茭白寒,性滑,發冷氣,滑中,不可多食.”《本草匯言》亦說:“脾胃虛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蚌肉性涼,味甘咸.《食療本草》說它“性大寒”.《本草衍義》中認為:“多食發風,動冷氣.”《隨息居飲食譜》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當忌食.麥門冬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早有告誡:“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螺螄性大涼,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匯言》中早有告誡:“此物體性大寒,胃中有冷飲,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螄,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蟹性寒,味咸,亦屬大涼之物.《本草經疏》中記載:“若血因寒凝,與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熱惡寒之人,咸不宜服.”《隨息居飲食譜》也說“中氣虛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氣虛胃痛之人,皆不宜食.柿子性大涼,味甘澀,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經疏》中早有告誡:“……素有寒積,感寒腹痛,感寒嘔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與螃蟹一同食用.香蕉性涼,味甘.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還說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則食后即感胃冷不適,甚則立即引起胃痛發作,故當忌之.苦瓜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當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說:“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梨性涼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誠如《本草經疏》中告誡:“……腹痛冷積,胃冷嘔吐,法咸忌之.”再如《增補食物秘書》,《飲食須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記載,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荸薺甘寒之物,能清胃熱,但寒性胃痛者則當忌食.正如唐代食醫孟冼所說:“有冷氣,不可食.”清代食醫王孟英也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中氣虛寒者忌之.”甜瓜俗稱香瓜.性寒,味甘.《孫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誡:“甜瓜動冷疾”.《食療本草》中也指出:“動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則容易引起胃痛發作.此外,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卜,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胃寒疼痛加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健康
2015-12-25 06: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