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孩子搖頭,檢查有腦積水,治療意見不一,怎么辦?
孩子無哭鬧現象,一天會有一兩次的搖頭,就像夠不找東西發急似得。做個腦CT,結果如下:蛛網膜下腔間隙增寬,腦組織輕度受壓,腦室無擴張,中線結構居中,有點積水。孩子五個月大,有些醫生說沒事,不用治療,有些說得輸液,吸高壓氧。我很迷惑,也很著急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五個月大的孩子出現搖頭現象,腦 CT 顯示蛛網膜下腔間隙增寬、腦組織輕度受壓、有點積水等情況,醫生治療意見不同。這需要綜合考慮孩子的癥狀、腦積水的程度、發展趨勢等因素。腦積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先天性發育異常、感染、出血等。治療方法包括觀察隨訪、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腦積水原因:先天性腦部結構異常、顱內感染、顱內出血等都可能導致腦積水。 2. 癥狀影響:輕度腦積水可能無明顯癥狀,嚴重時可影響孩子的智力、運動發育。 3. 檢查評估:除了腦 CT,還可能需要進行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腦脊液檢查等,以更全面評估病情。 4. 治療選擇:如果腦積水較輕,孩子發育正常,可先觀察隨訪。若腦積水進展或出現癥狀,可能需要使用藥物如醋氮酰胺減少腦脊液分泌,或進行手術如腦室腹腔分流術。 5. 康復訓練:無論是否治療,都應關注孩子的發育,適時進行康復訓練,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6. 定期復查:定期復查腦 CT 等檢查,監測腦積水變化。 總之,對于孩子的腦積水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焦慮,但要重視,密切配合醫生,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做好長期隨訪和康復工作。
2025-02-19 19: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主要是所給入的麻醉藥物劑量不同造成的.蛛網膜下腔麻醉給的藥是兩到三毫升,而硬膜外麻醉如果誤入蛛網膜下腔沒有發現,麻醉藥可能一下就給進十多毫升,全脊麻就發生了,如果麻醉醫師比較細心先給四毫升左右試驗劑量,并及時觀察到情況不對而停止給藥,一般就不會發生全脊麻了.
2015-12-25 12: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嬰幼兒期額葉或額頂葉對稱性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的增寬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判斷蛛網膜下腔正常范圍的標準:額頂區大腦皮層表面與顱骨內板之間的寬度正常為0~4mm,縱裂前部寬度正常為0~5mm.有研究認為嬰兒及新生兒腦外間隙較寬呈現小→大→小的演變規律.新生兒無腦周間隙及腦溝可見,僅可見到窄小的縱裂.2~12個月的嬰兒腦外間隙(蛛網膜下腔)可明顯增寬,以2~6個月最明顯,至2歲左右絕大多數小兒腦周間隙及腦溝消失,僅有較窄的縱裂.有作者認為腦外間隙明顯增寬的原因系由于腦脊液產生吸收在發育過程中一時性失衡和生后數月顱骨發育比腦組織發育快所致,另外隨著腦白質髓鞘化,從出生到6個月內腦組織含水量急劇下降,腦容積縮小之后;神經細胞又再增殖,腦容積又增大;也可能是造成腦外間隙擴大,其后又逐漸縮小的一個原因,這是生理性的變化.由此可見嬰幼兒額葉或額頂葉蛛網膜下腔(腦外間隙)在一定范圍內增寬診斷腦積水是錯誤的.
2015-12-25 11: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蛛網膜下腔系蛛網膜與軟腦膜之間的間隙,在小兒,該腔隙增寬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比如說3歲以下的小兒,由于腦組織與顱骨的生長速度不均衡,會出現蛛網膜下腔的增寬,隨著生長發育,3歲以后則變為正常,這種情況則屬于生理性的。有些疾患,比如腦發育不良、某些原因引起的腦軟化灶、腦萎縮,或是外圍性腦積水等等,也可以有類似表現。由于您未告知寶貝的年齡和相關的癥狀,僅從CT描述上無法辨別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建議在當地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鑒別。生理性蛛網膜下腔增寬不會引起任何癥狀,也無需治療。而病理性蛛網膜下腔增寬則需根據寶貝的病因、相關癥狀給予針對性的診治。
2015-12-25 08: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高血壓是怎么引起的? -
Q: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高血壓的癥狀有哪些? -
Q: 高血壓的危害有哪些? -
Q: 高血壓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
Q: 血壓 150/90 是否需要吃藥治療 -
Q: 血壓高進行運動是否有益? -
Q: 高血壓患者飲酒有何風險? -
Q: 高壓氧治療幾天能有效果? -
Q: 高血壓患者能否喝鐵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