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診斷?
我小孩:5周歲未過,男,25天前出現皮疹,伴有發熱癥狀,約持續5天,前2天39度左右,后三天38度左右.做靜脈滴注:頭孢克肟,炎琥寧,癥狀減輕,無發熱癥狀.6月22日指尖開始裉皮,6月26日做血常規檢查:白細胞14.5;血小板449;紅細胞平均體積79.8;平均血小板體積6.5;中性粒細胞9.5;嗜酸性粒細胞0.8;單核細胞0.8,進一步心超檢查:心內結構未見明顯異常.經臨床醫師建議服用25mg阿司匹林腸溶片,早晚各服一次.7月3日做血常規檢查:血小板降至353,白細胞降至12.8,其它未有顯著變化.7月10日血常規檢查,血小板降至329,白細胞降至10.4,請問此癥狀可否確認為川崎病?如果確認,請問后繼如何治療?盼肖教授在百忙之中幫忙解答一下,不勝感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川崎病的診斷標準是什么川崎病的主要癥狀常見持續性發熱,5~11天或更久(2周至1個月),體溫常達39℃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常見雙側結膜充血,口唇潮紅,有皸裂或出血,見楊梅樣舌.手中呈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潮紅,10天后出現特征性趾端大片狀脫皮,出現于甲床皮膚交界處.還有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頸淋巴結腫脹,以前頸部最為顯著,直徑約1.5cm以上,大多在單側出出現,稍有壓痛,于發熱后3天內發生,數日后自愈.發熱不久(約1~4日)即出現斑丘疹或多形紅斑樣皮疹,偶見痱疹樣皮疹,多見于軀干部,但無皰疹及結痂,約一周左右消退. 其它癥狀往出現心臟損害,發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內膜炎的癥狀.患者脈搏加速,聽診時可聞心動過速,奔馬律,心音低鈍.收縮期雜音也較常有.可發生瓣膜關閉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聲心動圖和冠狀動脈造影,可查見多數患者有冠狀動脈瘤,心包積液,左室擴大及二尖瓣關閉不全.X線胸片可見心影擴大.偶見關節疼痛或腫脹,咳嗽,流涕,腹痛,輕度黃疸或無菌性腦脊髓膜炎的表現.急性期約20%病例出現會陰部,肛周皮膚潮紅和脫屑并于1~3年前接種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現紅斑或結痂.恢復期指甲可見橫溝紡.
2015-12-26 04: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確診川崎病么?那樣的話,千萬不可大意,不是抵抗力差的原因,而是免疫系統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可講是免疫亢進.建議聽清楚醫生的診斷,配合醫生的建議,好好照顧孩子.要多多加強孩子的室外活動,提高兒童身體免疫力,還要注意飲食,全面營養,均衡飲食相當最重要.攝入足夠的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是比較好的選擇.常見的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包括魚類,禽肉類,奶類(配方奶),大豆類;富含維生素A和C的綠葉蔬菜對提高免疫力也很有幫助.季節更換時注意保暖,及時添減衣服,多飲水.您也可以給寶寶添加免疫活性蛋白,如牛初乳等,增強寶寶的免疫能力.我家孩子喝的是生命陽光牛初乳,能夠促進小孩的生長發育,提高免疫力,經常攝入牛初乳能調整人體機能,有效調節胃腸道菌群,強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對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有益.確診川崎病么?那樣的話,千萬不可大意,不是抵抗力差的原因,而是免疫系統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可講是免疫亢進.建議聽清楚醫生的診斷,配合醫生的建議,好好照顧孩子.要多多加強孩子的室外活動,提高兒童身體免疫力,還要注意飲食,全面營養,均衡飲食相當最重要.攝入足夠的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是比較好的選擇.常見的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包括魚類,禽肉類,奶類(配方奶),大豆類;富含維生素A和C的綠葉蔬菜對提高免疫力也很有幫助.季節更換時注意保暖,及時添減衣服,多飲水.您也可以給寶寶添加免疫活性蛋白,如牛初乳等,增強寶寶的免疫能力.我家孩子喝的是生命陽光牛初乳,能夠促進小孩的生長發育,提高免疫力,經常攝入牛初乳能調整人體機能,有效調節胃腸道菌群,強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對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相當有益.以上是對“川崎病的診斷”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25 22: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通常川崎病的表現有眼結膜充血,楊梅舌,咽充血明顯,手趾末端呈硬性水腫(后期表現為象手套一樣的膜狀脫屑),皮疹,頸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可行心臟彩超協診.但現在的川崎病已經不典型,并不會出現所有的癥狀.如果你孩子的手指脫皮是典型的膜狀脫屑,那就可以診斷川崎病了.
2015-12-25 12: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川崎病,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此病診斷標準應在下述六條主要臨床癥狀中至少滿足五條才能確定:①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5天或更久;②雙側結膜充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彌漫充血,唇發紅及干裂,并呈楊梅舌;④發病初期手足硬腫和掌跖發紅,以及恢復期指趾端出現膜狀脫皮;⑤軀干部多形紅斑,但無水皰及結痂;⑥頸淋巴結的非化膿性腫脹,其直徑達1.5cm或更大.但如二維超聲心動圖或冠狀動脈造影查出冠狀動脈瘤或擴張,則四條主要癥狀陽性即可確診.
2015-12-25 09: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目前仍采用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1984年修訂的診斷標準.典型川崎病的診斷標準為發熱≥5天以上,加上下列5項中的4項:(1)球結膜充血;(2)楊梅舌,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皸裂;(3)多形性紅斑,皮疹;(4)手足早期硬腫,后期膜狀脫皮;(5)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因該標準以臨床表現為依據,以發熱5天以上作為診斷的主要條件,約10%左右的患兒缺乏川崎病的典型癥狀.絕大多數<6個月的川崎病患兒觀察不到淋巴結炎,而超聲心動圖發現冠脈病變的比例顯著高于其他年齡.1歲以下特別是6個月以下發病對冠脈損傷更大,有報道1歲以下患兒非典型川崎病的發病率是1歲以上者的4倍左右.有研究表明,心臟彩超最早可于發病第3天發現冠脈異常,而667%的冠脈改變在病程的第9天出現.有學者發現川崎病患兒的血沉增快,血紅蛋白降低,C反應蛋白升高,白細胞升高在病程的第3天左右出現,這些有助于早期發現川崎病.目前有學者提出非典型川崎病的診斷標準:除發熱外,具備上述4項以下改變,但伴有冠狀動脈改變.近年來已有學者提出在排除結締組織病,全身過敏性疾病,單核細胞增多癥及感染性疾病(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及腺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后,具有至少4項主癥(甚至不一定需要長時間的持續高熱)加上超聲心動圖發現冠脈病變即可診斷川崎病.判斷冠脈損傷程度最準確的方法是冠脈造影,但它是有創檢查,不容易被患者接受.經胸超聲心動圖在川崎病冠脈損傷的探查及隨訪中有更重要的作用.根據超聲心動圖判斷冠脈病變及冠脈瘤(CAA)標準為:(1)超聲心動圖示冠脈內徑回聲增強;冠脈擴張:~3歲冠脈≥26mm,~9歲冠脈≥30mm;(2)CAA:不同形狀的冠脈內徑擴張,內徑>4mm.總之,川崎病的診斷需要根據癥狀,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結果,早日做出判斷.
2015-12-25 09: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