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患者家屬你好,對于支氣管炎不光是治療,在治療之后也要做好預防,接觸油煙,粉塵的環境,會刺激呼吸道,從而引發支氣管炎在次發作!建議盡快治療!
2015-12-26 04: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針灸:以宣肺利氣化痰為法.取手太陰經,背俞穴為主,一般用瀉法,慢性體弱者用補法.處方:肺俞,風門,列缺,天突.隨證配穴:外感咳嗽伴發熱配合谷,大椎.內傷咳嗽痰多配豐隆,足三里;氣急,喘,咯血配尺澤,孔最.天突穴針從氣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復捻轉以加強針感,有降氣,平喘作用,肺俞,風門,列缺均能宣肺降氣,可隨證選穴.針刺肺俞及其鄰近穴,可使氣道阻力減低,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發熱,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熱;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豐隆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運脾胃而治痰濕.據報道,針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氣量比針刺前增加.氣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氣平喘;熱傷肺絡,取尺澤,孔最以清泄肺熱而止咯血.(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急性支氣管炎加腎上腺,交感;慢性支氣管炎加脾,腎.(3)穴位注射:選穴:夾脊頸7~胸6.用維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盤組織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對,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為1療程.(4)埋線:選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雙側.隨證取穴:氣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門.一般間隔1月埋線1次,總次數根據病情決定.
2015-12-26 03: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潔萱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方便門診
-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中醫治療 1.支氣管炎中藥方1-肺燥感寒 咳嗽陣作,痰少,形寒,飲食減少,口燥不欲飲,舌苔薄白,脈象小滑. 散寒清肺,順氣化痰 炙麻黃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蘇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殼12克,炙枇杷葉9克 水煎服. 形寒未除仍屬風寒未徹,故用三坳湯合止咳散加減,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與宣肺散寒或清肺潤燥同用.此方對慢性支氣管炎尤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為治咳良藥.紫苑性溫而潤,用量可適當重些,與百部配合,有肺熱者亦無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潤,白前溫潤降逆,再與甘潤之藥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為滿意. 2.支氣管炎中藥方2-風熱襲肺 咳嗽夜間喘甚,吐黃痰,身體疼痛,納呆,大便兩日未下,舌苔黃膩,脈象浮數. 宣肺解表,泄熱定喘 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軍3克 生川軍后下. 此為風熱襲肺,熱邪移于胃腸,致使肺氣失于宣降,胃腸熱雍氣滯,熱灼津液為痰,而出現咳喘,發熱,大便秘結等癥,故治以宣肺泄熱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黃苓,花粉,白茅根清熱,更以生川軍攻瀉胃腸之熱,即釜底抽薪之義,又佐以杏仁,貝母,紫苑,蘇子化痰降氣,肺之宣降得復,腸胃氣機通達,則癥自愈. 3.支氣管炎中藥方3-痰熱雍肺 咳嗽不能平臥,煩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紅,脈弦滑. 清熱化痰,宣肺定喘 炙麻黃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黃苓12克,雙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貝粉3克,地丁30克,敗醬草30克,魚腥草30克,萊菔子12克 川貝粉沖服,余藥水煎. 此為痰熱哮喘,治以麻杏石湯宣肺定喘,郭老認為加桑白皮開肺氣,桔梗宣肺,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熱養陰,地丁,敗醬草魚腥草清熱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氣管炎白細胞偏高者效果較好.
2015-12-25 07: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患了支氣管炎一般可看看中醫,常用的方劑是小青龍湯和麻杏石甘湯等.一定要要禁煙,酒,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以喝抗病毒口服液,要多運動提高抵抗力!希望能早日康復!
2015-12-25 06: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從您上述所描述的情況為您做一下分析,我建議治療支氣管炎最好選擇西藥進行對癥的治療為!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刲唑(SMZ)每次2片,每日2次;阿莫西林2—4g/d,分3—4次口服;氨芐西林2—4g/d,分4次口服;頭孢氨芐2—4g/d,或頭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頭孢呋辛1g/d或頭孢克洛500mg—1g/d分2—3次口服.亦可選擇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羅紅霉素0.3g/d,分2次口服.抗菌治療療程一般7—10天,反復感染病例可適當延長.經治療三天后,病情未見好轉者,應根據痰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擇抗生素.
2015-12-25 06: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