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前額及太陽穴脹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精神緊張、高血壓、感冒、頸椎病、顱內病變等。 1.精神緊張:長期精神壓力大、焦慮、睡眠不足等可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引起頭部血管收縮和舒張功能失調,出現脹痛。應注意調整心態,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2.高血壓:血壓升高時,腦血管壓力增大,可引發頭痛。需要監測血壓,低鹽飲食,必要時服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貝那普利等。 3.感冒:病毒感染導致身體產生炎癥反應,可能引起頭痛。多休息、多喝水,可服用抗感冒藥,如復方氨酚烷胺膠囊、感冒靈顆粒等。 4.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神經和血管,影響頭部供血,造成頭痛。可通過按摩、熱敷緩解,避免長時間低頭。 5.顱內病變:如腦腫瘤、腦血管畸形等,病情較嚴重。需進行頭顱 CT 或磁共振等檢查明確診斷。 前額及太陽穴脹痛可能是常見問題,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表現。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5-02-19 18: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收縮壓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65歲以上的老人低于12.7/8千帕(95/60毫米汞柱)。一般所說的低血壓是指慢性持續性低血壓,不包括休克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低血壓。如果低血壓與體位、體質有關,便稱為體位性低血壓或體質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為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患者血壓常隨體位而變化。臥位時血壓正常,站立時收縮壓降到6.7千帕(50毫米汞柱)以上,伴頭昏、視物模糊、無力、共濟失調,甚至暈厥,多見于體質瘦弱的人及腦力勞動者。體質性低血壓往往與家庭遺傳有關,大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常常在體檢時才被發現,也有少數病人有輕度頭昏、乏力、心慌等癥狀。低血壓狀況可長期持續存在,但各項理化檢查都沒有發現其他慢性疾病。消瘦的婦女中,患體質性低血壓的人較多,一般對身體無危害,也不會影響壽命。中醫無低血壓病名,低血壓病屬于中醫的眩暈、虛勞、暈厥等范疇。大多由于氣虛、陽虛、氣陰兩虛、陰血虧少或氣血不足所致。目前西醫對原發性低血壓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而中醫剛采用辨證施治方法,運用補虛扶正、調理氣機等法則,可收到增強體質,改善自覺癥狀,逐漸回升血壓的效果,且無副作用。低血壓病人在食療的同時,還應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早晨喝點淡鹽開水。平時變更坐臥起立等體位時,動作要緩慢,不宜突然變更體位。不要做激烈運動,不應久站久立。防治低血壓的食療方,大多以天然食物補品及藥食兼用補品為主。效果較好的品種有豬肉、羊肉、牛肉、火腿、鯉魚、泥鰍、雞、鵪鶉、大棗、龍眼肉、蜂皇漿、紅糖、人參、黃芪、冬蟲夏草、黨參、太子參、麥冬、肉桂等。以上補益氣血、滋陰助陽類食物,有助于平衡陰陽,調整血壓。現介紹幾種經臨床驗證確實有效的食療方。1.火腿粥:火腿150克,碘鹽、蔥花、胡椒少量。先將粳米洗凈,水滾后放大煮粥。煮至大滾后10分鐘,加入火腿片,用文火煮15分鐘即成。食用時加入碘鹽、蔥花、胡椒粉少量調味。本方能健脾開胃,生津益血,升提血壓。2.黃芪燉雞:小公雞1只,黃芪30克。先將小公雞宰殺后去內臟及毛、爪。放入砂鍋中,加水及蔥、生姜、碘鹽、陳皮、料酒各適量,用文火燉至爛熟,即可食用。此方可益氣升壓。3.太子參肉桂茶:太子參10克,肉桂3克,炙甘草3克。用滾開水沖泡后代茶飲用。此方可助陽益氣,回升血壓。4.人參蓮肉羹:紅參片5克,蓮子肉10枚,冰糖30克。先將紅參、去芯蓮子放在碗內,加水浸泡,再加入冰糖。然后將碗置于蒸鍋內,隔水蒸燉1小時。喝湯、吃蓮肉。紅參片可連續使用2次,次日再加蓮子、冰糖及水適量,如前法蒸燉后,喝湯、吃蓮肉,并連紅參片一道嚼食。連續服用,或隔口服食一次。可收益氣溫陽,安神升壓功效,尤其適宜腦力勞動伴低血壓者食用。5.龍眼酒:龍眼肉100克,加入低度白酒500毫升中,浸泡2周。每晚飲用1小杯,約15毫升。不會飲用白酒者,可將龍眼肉浸泡于葡萄酒中飲用。此方可補氣血,益心脾,安心神,升血壓。6.紅糖芝麻泥:紅糖60克,黑芝麻60克,生姜30克。先將黑芝麻研成細粉,生姜搗爛如泥,三者混合拌勻,每次開水沖服6克,每日2-3次。此方能養陰補血,提升血壓。
2015-12-26 12: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可用黨參30克,黃芪30克,紅棗10個.煎水當茶飲來調理試試的,一般有較好的療效.酸奶可以喝的.另外,飲食方面加強營養為宜的.
2015-12-26 03: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