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患兒從接觸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該病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后90%以上均發病,過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1~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麻疹減毒活疫苗使用后,發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發病年齡后移。目前發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學齡前兒童、免疫失敗的十幾歲兒童和青年人中多見,甚至可形成社區內的流行。意見建議:當易感者吸入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飛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時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后病毒在遠處器官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復制活躍,大約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進入血液,此即為臨床前驅期。在此時期,患兒全身組織如呼吸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組織內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現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體液中,此時傳染性最強。皮疹出現后,病毒復制即減少,到感染后第16天,僅尿內病毒尚能持續數日。出疹后第2天,血清內抗體幾乎100%陽性,臨床癥狀也開始明顯改善。由于此時全身及局部免疫反應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繼發鼻竇炎、中耳炎和支氣管肺炎。10%的患兒腦脊液中淋巴細胞明顯增多,50%在病情高峰時有腦電圖改變,但僅0.1%有腦炎的癥狀和體征,其出現常在急性起病數天后,此時血清中抗體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慮為自身免疫性腦炎。
2015-12-25 2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